第117章 诗会(1 / 2)

城南长街张灯结彩,诗会彩棚就搭在百年老槐树下。棚檐缀满红绸扎的绣球,风一吹,那些绣球便滴溜溜转着,将地上的雪色都映成了胭脂色。

三五成群的姑娘们由长辈领着,聚在挂满诗牌的朱漆栏杆边。有的执团扇半遮面,借看诗牌偷眼打量年轻书生,有的被起哄着推上前,指尖绞着帕子对上半联,引得众人善意哄笑。

许青山牵着楚昭宁穿过熙攘的人群,所过之处,路人无不侧目。男子清俊儒雅,女子绝色倾城,这般登对的璧人,在武安城着实罕见。

身后传来一声故作矜持的招呼:“两位看着面生,想必不是武安城人士吧?”

许青山恍若未闻,脚步未停。楚昭宁更是连眼神都未偏移半分,仿佛那声音不过是街边的杂音。

锦衣男子脸色瞬间阴沉如墨。在这武安城,还从未有人敢如此无视他。他死死攥紧折扇,骨节发白,却强压下怒火,对身旁侍卫低声道:“去查清楚这两人的来历。”

侍卫领命而去,动作利落如鹰隼出猎。

许青山正往前走着,忽觉掌心一紧,楚昭宁停下了脚步。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一处格外热闹的彩棚,棚前挂着五色灯笼,每个灯笼下都悬着字谜笺纸,被风吹得轻轻摇晃。

“感兴趣?”许青山侧首,眼中含着温柔笑意。

楚昭宁微微颔首,素来清冷的眸子里映着灯笼的暖光,竟透出几分少见的兴致。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许青山的掌心,像是想起了什么遥远的往事。

彩棚前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童正踮脚够灯笼下的谜笺,急得满头大汗。

“小郎君要猜这个?”许青山笑着帮他取下。

笺上墨迹新鲜:

“不在上边,不在下边,正在两头,卡在中间。”

楚昭宁忽然伸手,将小童腰间挂的爆竹轻轻一拨,那红纸卷儿正卡在腰带中间,两头露着引线。

“是爆竹!”小童欢呼雀跃,棚主乐呵呵递来一包芝麻糖。

老妇人挤过人群,一把拽住小童的胳膊:“人堆里也敢乱窜!”

随后转头对许青山急道:“先生快些离去为妙。”

“哦?大娘何出此言?”许青山掸了掸袖口沾的糖霜。

“您不知那锦衣郎是侯府世子?最是睚眦必报的主儿!”老妇压低声音。

“侯府柿子啊...甜不甜?”许青山突然望向街边果摊。

老妇人急得直跺脚:“这位先生,您还有心思说笑!那定远侯世子...”

“柿子嘛,”许青山随手从果摊拈起个冻柿子,指尖一掐,金红的汁水便溢了出来,“甜不甜,得捏过才知道。”

老妇人被他这浑话惊得噎住。

楚昭宁却忽地偏过头去,许青山瞧得分明,她唇角抿起一道几不可察的弧度。

两人在诗会中悠然漫步,逛遍了各处彩棚。许青山时而吟诗作对,时而抛出些稀奇古怪的谜题,引得众人绞尽脑汁也猜不透。

渐渐地,不少年轻才俊都注意到了这位风趣的书生,纷纷上前搭话。

“这位兄台高才,不知府上何处?”一位蓝衫公子拱手问道。

“城西寒松居。”许青山含笑作答。

话音未落,那公子脸色骤变,方才还热络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周围几个听到的文人也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