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大明皇宫某处。
“天要亡我大明!祖宗基业要毁于我手!”
崇祯皇帝朱由检昂着自己的头,闭着双眼,任由泪水滑落到地面,大明皇帝到了这一刻,也止不住自己的泪。
闯逆大军距京城只有五十里!沿途军队纷纷败退,甚至还有争相投降之辈!亡国之兆已显。
京营士兵已不奉诏,朝廷百官也暗地准备降贼,朱由检深知无力回天!登基以来十数年的谋划毁于一旦。
此时已到了最后一刻,朱由检准备以身殉国,誓与大明共存亡,但…
眼前还有三个皇子,他们不能与京城俱焚,南方大明半壁江山还在,尚能集结数十万军队,遣一能力强的皇子南下,集聚勤王之师力挽狂澜中兴大明……
可这三个皇子,最小的那个就不说了,老大朱慈琅虽为太子,守成有余进取不足,难当大任。
老三朱慈炯,自幼聪敏,可堪大用。
“事到如今,我们父子四人,怕要就此分别了,为父身为大明皇帝,秉承先祖遗愿,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与京城共存亡,但我大明在南方尚有一战之力,你三人要兄弟齐心,剿闯贼,防建奴,中兴大明,老三,这传国玉玺……”
朱由检说到这里,已经是下定了决心,这大位还是要传于老三,毕竟这些事情太多了,老大应付不来。
听到传国玉玺的时候,太子的眼睛忽然亮起来,其实太子早已经被魂穿,近一个时辰的时间里,一直都在接收各类资料,传国玉玺算是点醒了他。
传国玉玺在谁的手上,谁才是大明正统,要是没有玉玺,一个空名头太子说服力太小,有玉玺还有太子的身份,这才名正言顺,往大了说才能争取天下英豪共谋中兴大明,往小了说保命手段也多一层。
“父皇且慢……”
眼看着传国玉玺就要过手,朱慈琅的声音打断了朱由检和朱慈炯。
朱慈炯一道狠辣的眼神过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朱三太子,果然名不虚传,年纪轻轻已如此锋芒毕露。
“老大,朕知道你身为太子,但你……”
“父皇,儿臣深知父皇的安排自有道理,但我大明皇族根深叶茂,南方诸王尚存,儿子身为太子,即便拥有父皇的传位诏书,再加这传国玉玺,到了南京之后,尚不能百分百的接管朝廷,若朝廷建制尚在,父皇当众明诏天下,册封三弟为新太子尚有一丝可能,现朝廷建制全无百官空无一人,在京皇族仅余我父子四人,三弟持传国玉玺南下,莫说能不能继承大统,还有可能被污蔑窃国杀父弑兄得此玉玺,到时性命不保,何谈……”
二十一世纪就穿梭于各历史讲堂。对于如何说服崇祯皇帝朱慈琅有百分百的信心。
要是朱元璋和朱棣那样的人在这儿,恐怕成功的几率不高,但朱由检…
听完老大的话,崇祯皇帝手里的传国玉玺往回收了半寸,额头布满了汗珠!
老大说的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