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李善长的注意(1 / 2)

马皇后温声接话:

“重八,这不怪你。世道艰难,人心难测。但我相信,只要九成九的百姓信你爱你,纵有宵小作乱,百姓自会站在你这边。”

她不愧一代贤后,几句话既宽了皇帝的心,也点明了民心之重。

朱元璋再度看向苏河,目光深沉:

“小子,你说的事,朕姑且应下了,日后慢慢再议。但你说的那个研究院……设立新部门,就要增设官职,官越多,事越乱。这问题,你打算怎么解?”

苏河心中一定,从容回答:

“陛下,研究院可不设实权官职。技术人员,只给名、给利,不涉朝权。”

“就拿蒋铁匠来说,他擅长打铁,一辈子就专精这一件事。陛下便让他专心管冶造,若造出射程两千步的大炮,便赏他金银,赐他荣誉。将来他老了、走了,牌位供于研究院中,让后人铭记:蒋铁匠造炮强军,功在大明!”

“而这一切荣光,最终都将归于陛下!全因您才是这一切的推手!”

苏河巧妙运用话术,既捧了皇帝,又阐明了机制。

朱元璋越听越觉得舒坦,尤其最后一句。

所有功绩,终将冠以他的名号。

他忍不住笑问:“你是说,这研究院,也算朕的功业?”

“自然!天下万物,皆归陛下。研究院所创所造,哪一样不是得您允准、支持?后人铭记的,是陛下的圣明!”

朱元璋听得心花怒放,转头对马皇后说:

“妹子,你听,这话说得人心里舒坦!”

马皇后也点头附和:

“陛下,苏河所言在理。方才试炮,你也见了,射得又快又远。若有这等利器,我大明何愁外患?”

帝后二人皆认可,朱元璋再无犹豫,对朱标道:

“标儿,这事就交给你办。拟个章程,再来给朕看。”

“儿臣领旨!”朱标恭敬应答。

朱元璋又望向张铁匠,语气温和了许多:

“你叫蒋土?不错,一个铁匠竟能为大明造出如此利炮!看来苏河说得对,是朕以往禁锢了匠人的心思。”

“这九门炮,都是你带人造的?”

蒋土紧张得手心冒汗,但仍老实回答:

“回陛下,小人原是民间铁匠,战乱时投军,只为混口饭吃。这九门炮,是小人带着徒弟所造。但最大功劳,应属苏大人!是他指点小人该如何铸好炮管!”

朱元璋闻言更喜,他就欣赏这般老实本分、不忘根本的人。

“好,好!回宫之后,朕必重赏你!”

“谢……谢陛下!”

蒋土激动得声音发颤。

……

离了试炮场,众人又观览了研究院其他区域。

一些道士正试验着火药,偶尔发出爆炸声响,地上坑坑洼洼,显然平日没少折腾。

此行让不少朝臣暗暗惊讶,尤其是武将们,皆隐隐预感:

大明,或将再有战事!

建功立业的机会,也许就快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