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合作社(1 / 2)

张泽安领着王太平父子,几乎是半跑着闯进公社的院子。

简陋的大队公社只有两间屋,一间锁着门的资料室。另一间就是此刻人声嗡嗡的会议室,平时开会,放广播都在这个房间。

“老霍!老霍!”张泽安人未到声先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村支书霍德胜正坐在一张掉漆严重的旧办公桌后,皱着眉头听一个队长抱怨春耕化肥指标的事。

霍支书抬起头,五十多岁的脸上刻着风霜和常年操劳的疲惫:“泽安?慌慌张张的,发生什么事了?”

张泽安激动地跑到霍支书身边:“老霍啊,我发现宝贝啦!”

随后他快速的将王建安在路上关于合作社那一套想法复述了一遍。

霍支书原本微蹙的眉头,随着张泽安的讲述,慢慢舒展开,脸上的疲惫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

他只是粗略听了一遍,就大概理解了王建安的想法,这似乎能解决他和公社一直以来面对的问题:

单打独斗没规模,想搞集体副业又怕变回人民公社。

如今王建安的这个合作社构想,或许就是解开这个死结的钥匙。

“人呢?人在哪?”霍支书急切的问道。

“怕打扰开会,在院门口等着呢。”张泽安连忙道。

“快!快请进来!”霍支书大手一挥,不容置疑地吩咐。

会议室里嗡嗡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好奇地投向门口。

王太平在前,王建安略落后半步,父子俩踏进了这间充满审视目光的屋子。

王建安抬眼一扫,看着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突然愣了。

上一世他和这些村干部打交道很少,很多人只闻其名不识其人。

隔了三十多年的岁月,此刻根本无法将名字和眼前这些人一一对应。

就在王建安不知该如何开场的时候,王太平对着众人打起来了招呼。

王建安立刻反应过来,赶紧跟着父亲,一一跟众人打招呼。

“来来来,建安,太平,坐这边。”霍支书亲自招呼,指着办公桌旁特意让出的两张条凳。

张泽安也手脚麻利地从墙角拎过暖水瓶和两个掉了瓷的白瓷缸,给父子俩倒了热水。

霍支书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建安,刚才泽安队长跟我简单提了一下你那个合作社的想法,能不能再详细给我们讲一下?”

王建安端起搪瓷缸,借着喝水的动作整理了一下思路。

他知道,这是将蓝图付诸实践的关键一步,必须讲清楚,讲透彻。

“合作社,简单说,就是把咱们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抱团取暖。

拿养猪举例,要想靠养猪发家致富,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土地,每户的猪圈就够养几头猪,个人想批地建养猪场,很难。

第二,投入,养殖规模大起来之后,猪仔从哪儿来,本地的饲料肯定不够,需要从外采购。另外猪多起来必须注意防疫,猪瘟一死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