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火锅店(2 / 2)

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到二楼,空气中飘散着茉莉花茶的清香。

二楼靠窗的一个雅间里坐着四个人,其中一人正是黄林。

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的夹克,头发依旧梳得油光锃亮。

和他一起的还有三个男人,一个穿着皮夹克,指头上戴着个硕大的金戒指。

一个穿着件半旧的灰色中山装,手里盘着两个油亮的核桃。

还有一个年纪稍轻,穿着件时兴的牛仔外套。

三人面前的盖碗茶都喝了一半,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陈卫国推开房门,带着王建安两人走了进去。

“哎呀!建安兄弟,尹老板!快请坐!”黄林热情地起身招呼,随后他转向其他三人介绍道。

“来来来,给几位老哥隆重介绍,这就是我一直跟你们提的,搞大棚蔬菜的能人,王建安,王老板!

这位是他三哥,也是蔬菜批发公司的的老板,尹彬,尹老板。”

介绍完王建安两人黄林又指着那三位向王建安和尹彬介绍起来:“这三位都是我的老朋友,也是蓉城火锅界响当当的人物。”

他指了指穿皮夹克戴金戒指的男人:“这位是刘志强,刘记老灶火锅的老板,开了三家分店了。

这位盘核桃的,是老码头火锅的周老板,周文斌,资格的老味道。

这位小兄弟,孙晓东,洞子口鲜菜火锅的孙老板,你们别看孙老板年轻,他的火锅店搞得是风生水起,后来居上。”

“王老板!尹老板!久仰大名!”三人分别与王建安、尹彬握手问候。

众人重新落座,跑堂的过来重新换了热茶。

寒暄几句后,话题自然就转到了蔬菜上。

“王老板,”刘老板性子最急,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你是不晓得,黄老弟把你的菜都要夸上天了。

别的先不说,你那香菜到底怎么样?

好多钱一斤?能不能保证天天有?”

市面上冬天也有香菜,但品相都不太行,全是外地运来的,焉不溜秋的,为了不让客人嫌弃不新鲜,一株香菜得丢掉一大半。

尹彬赶紧把带来的样品袋打开,里面是几捆用稻草捆好的香菜。

他早就打听过了,香菜在菜市场卖不动,只能卖到饭店和火锅店去,这就是专门带过来跑销路时展示用的。

香菜根须上的泥巴已经清理过,叶子密集且翠绿,茎秆粗壮挺直。

随着香菜被拿出来,一股浓郁的辛香味立刻在雅间里弥漫开来。

“嚯!这香菜巴适!”周老板眼睛一亮,拿起一捆仔细看了看,又凑近闻了闻,“比菜市场那些焉了吧唧的强太多了!”

孙老板也拿起一捆,用手指掐了掐香菜杆,点头道:“嗯,杆杆经事(结实),水分足,看起来是才挖的,王老板,你这大棚种菜,硬是有一手。”

王建安笑了笑:“刘老板、周老板、孙老板,你们都是行家,东西好不好,一眼就看得出来,至于价格嘛。”

随后他看了一眼尹彬:“尹老板是管批发的,他来说。”

尹彬心领神会,开口道:“三位老板,我们‘棚鲜生’做的是长久生意,讲究诚信。

五块一斤,保证每天新鲜采摘,早上摘,上午就能送到你们店里。

品质就跟你们现在手上拿的一样。”

“五块……”刘老板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沉吟了一下。

这价比那些外地香菜贵了一截,不过那些菜如果算上损耗比,也不见得比五块低,关键是这菜能客人挑剔的眼光。

片刻后刘老板说道:“要得!这个价,每天给我来六十斤。”

周老板盘核桃的手停了,看着尹彬:“尹老板,给我也来30斤。”

他的两个店规模都比刘老板的小一些,用量也要少一些。

孙老板则展现出对多样化鲜菜的需求:“王老板,尹老板,我那洞子口主打的就是鲜菜直供这个招牌。

除了香菜,听说你们还有其他的反季菜?

只要你们有的,都给我来点,价钱都好说,关键是要新鲜,品质要跟这香菜一样好!”

新鲜菜是他火锅店的特色,所以对菜的品质要求也特别的高。

“有的,这段时间有黄瓜菠菜西葫芦,下个月还有番茄,海椒,小白菜秧和嫩菠菜苗,不过海椒你多半用不上。”

孙老板:“要的,除了海椒所有菜都给我来三十斤。”

尹彬脸上笑开了花,又问了问刘老板和周老板需不需要其他菜。

他们两人的火锅店都以传统麻辣锅为主,不像孙老板对素菜的要求那么高,搞这些反季菜反而有点浪费。

“算了,其他大棚菜就不要了,我们的店整点土豆片片就可以了。”

随后尹彬拿出小本子,把三位老板的姓名、店名、地址、电话、要货的品种和数量都仔细记了下来。

“三位老板放心,我们棚鲜生就是靠‘新鲜’两个字吃饭。

保证每天按时按质按量送到,合作愉快!”

说完他端起茶杯,以茶代酒敬了一圈。

黄林在一旁看着,也笑呵呵地补充:“尹老板,我蜀味大饭店这边也要定下来。

黄瓜、菠菜、西葫芦,每样每天给我送三十五斤,香菜……也来十斤。”

尹彬也都一一记了下来。

这次谈下来,光是这几位火锅店和饭店老板,每天的需求量就相当可观了。

黄瓜、菠菜、西葫芦加起来近两百斤了,香菜也是突破了一百斤,这还没算邓建国那几个小贩的量。

王建安的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虽然蓉城那个大批发市场的正式手续还没完全搞定,但眼下通过小贩零售,通过这火锅店饭店也算稳住了市场基本盘。

尤其是火锅店对香菜这个“奢侈品”的刚需,更是意外之喜。

不过这些对于顶峰期能达到两、三千斤产量来说,还是有点太少了。

更多的还是得靠甜城和雁县,这两个地方要想卖出量,价格就不能太高。

等尹彬跟几位老板热交换着联系方式,众人在陈卫国的提议来到他的店里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