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离间计(2 / 2)

南军将士大多来自温暖的南方,难以适应北方这般严寒的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平燕之战只会愈发艰难,前路布满荆棘,但李景隆毫不畏惧。

他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彻底平定燕乱,还天下一个太平!

“那就祝景帅旗开得胜,早日平定燕乱!”郭英听得心头振奋,重重颔首,随即又想到一事,“不过紫荆关既已收复,该交由何人镇守?”

李景隆微微一笑:“我早有人选,想来也快到了。”

话音刚落,福生已快步登上城楼,躬身禀道:“少主,梁将军到了。”

“景帅!”一道身影绕过福生,大步流星来到李景隆面前,正是通州守将梁鹏。

李景隆为郭英引荐过梁鹏,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说过,定会调你到前线,想偷懒可不成!”

梁鹏笑着挠了挠头,拱手行礼:“承蒙景帅看重,末将定不辱使命!”

三人寒暄片刻,郭英便与梁鹏交接了紫荆关防务,连夜带兵返回井陉关。

...

次日清晨,早膳时分,萧云寒终于赶回。

“禀报景帅,朱高煦已逃回居庸关,卑职亲眼见他入城。”萧云寒恭敬行礼,目光落在桌上热气腾腾的包子上,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昨夜一战想来已把他吓破了胆,逃出紫荆关后几乎马不停蹄,一路狂奔。”

“我让你散播的消息,办得如何?”李景隆满意点头,继续问道。

“景帅放心,不出三日,必能传遍北境。”萧云寒语气笃定,满脸自信。

“做得好!”李景隆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端起粥碗一饮而尽,起身指了指桌上的包子,“赏你的。”

萧云寒顿时眉开眼笑,当即落座开始狼吞虎咽,奔波了整夜,他早已又渴又饿。

离开住处后,李景隆带着福生直奔飞沙堡。

还未寻到粮仓所在,他便被附近往来的流民吸引了目光。

这些人个个衣衫褴褛、灰头土脸,形同乞丐,却对飞沙堡熟门熟路,甚至摸出钥匙,打开了那些四处漏风的破屋。

战火洗礼后的飞沙堡,竟找不到一处完整的房舍。

“这些都是飞沙堡的百姓?”李景隆眉头紧锁,沉声问道。

“大半都是。”平安点头解释,“燕军打到这里时,百姓们举家逃难,可乱世之中,又能躲到哪里去?久而久之便成了这般模样,只能在附近山里苟活。”

“昨夜一战结束后,他们得了消息,便都赶了回来,只是这些房子...早已没法住人了。”

昨夜战罢,平安便奉命接管飞沙堡,控制了燕军囤积在此的粮仓,等候真定派人来运粮,他来得早,自然知道得更详细些。

“粮仓里的粮草够用吗?”李景隆望着眼前的破败景象,神色愈发凝重。

“燕军似是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粮草十分充足。”平安肯定地点头。

“那就开仓放粮。”李景隆沉声下令,“若非南军先前失利,百姓何至于流离失所?再从军中抽调人手,沿街张贴安民告示,既要彰显朝廷平叛的决心,更要助百姓重建家园。”

平安恭敬领命,眼中满是敬意,当即亲自带领手下救济返家的百姓。

不多时,盛庸与耿炳文的部下也率大队人马赶到,将缴获的粮草分批运往真定大本营。、

据盛庸所说,李景隆夺回紫荆关的消息传到真定,守将们无不振奋,把他夸得如同天人——毕竟这是开战以来,南军首次收复失地。

而随着李景隆推行的一系列收复失地之后的举措,他的“战神”之名不仅在军中传遍,更渐渐在百姓间传颂开来。

至于那“草包将军”的旧称,似乎从这一刻起,已彻底从世间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