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帅知道他要做什么?”萧云寒一愣,脸上满是不解。
其余几人也纷纷露出迟疑之色,他们分明察觉到,李景隆身上骤然腾起一股炽烈的战意!
“他要去搬救兵,不,确切地说,是去‘骗’!”李景隆撇了撇嘴,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平安,立刻挑选五百精锐,要身手矫健、脑子灵光的!一炷香后,随我轻装简从赶赴大宁,锦衣卫随行!”
“铁铉,你带领徐兄带来的三万兵马,前往齐峰峡与守将何福会合,合兵八万,于三日后袭击涿州,务必夺回失地!”
“梁鹏,你率五万紫荆关守军,同样在三日后开拔,直逼雄县!与涿州的兵马同时发动进攻,定要拿下雄县!”
“盛庸,你带领我们带来的十万精锐,即刻出发,直取北平,尽量在三日内抵达!”李景隆最后看向早已按捺不住的盛庸,加重语气道,“记住,你的任务是只围不攻!”
“只需堵住北平九门,连一只苍蝇都别放出去!一切等我回来再做定夺!”
“狄龙,你带三百火器营随盛庸前往北平,防备燕军主力回援!”
话音刚落,众将齐齐躬身领命。
尽管所有人都猜不透李景隆的用意——面对如此强敌,竟要兵分四路?但听闻他要发动全面反击,每个人心中都燃起熊熊烈火,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李景隆的目光落在面前的舆图上,双眼精光爆射。、
他等这个时机,已经等了太久!这正是他反击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
他清楚,朱棣此刻正赶往大宁,意图与宁王朱权结盟。
其目的,无非是骗取朱权的信任,借着“结盟”的幌子吞并他麾下的兵马,尤其是那支战斗力强悍的朵颜三卫骑兵!
北方诸王中,除了燕王朱棣,便属宁王朱权麾下的军队最为精锐,他必须阻止这二人结盟!
居庸关到大宁路途遥远,至少要走三日,而紫荆关到大宁虽也不近,但若轻装简从、抄小路绕行,两日便可抵达!
一旦北平被围,燕军必定大乱!届时朱棣尚在大宁,定然鞭长莫及,驻守雄县、涿州、居庸关的燕军必会想方设法回援北平。
到那时,另外两路南军便可同时袭击涿州与雄县,趁机夺回失地!
至于居庸关的燕军主力,一旦雄县、涿州、北平同时告急,他们定会优先保全北平,无暇顾及另外两地。即便分兵驰援,以铁铉与梁鹏的能力,李景隆有十足的把握掌控全局。
这,便是平燕十策的第五策:阻断燕、宁二王结盟,趁机夺回雄县、涿州!
“萧云寒,立刻派人前往井陉关,告知郭大统领,密切监视居庸关燕军主力的动向。若三日后居庸关兵力空虚,便让他即刻率兵夺回居庸关!”
李景隆略一沉吟,转头对萧云寒补充道。
“是!”萧云寒应声,当即派人赶往井陉关。
北平周边的涿州、雄县等据点虽被燕军攻占,但燕军主力仍在真定战场,因此这些据点并未重点布防,此刻正是收复的最佳时机!
一旦雄县、涿州、居庸关尽数收复,燕军所占之地便只剩永宁城,届时他们必然不战自退,否则只会落得被分而歼之的下场!
若最终还能一举拿下北平,对平燕之战而言,必将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届时没了老巢的朱棣,便会沦为过街老鼠,灭亡之日指日可待!
不过李景隆也清楚,北平绝非易取之地。因此他给盛庸的命令是“只围不攻”,就像当初燕军围困真定城那般。
一切,都得等他从大宁赶到北平再说。
“李兄,说了半天,怎么没给我安排任务?”这时徐辉祖缓步走出,看着李景隆,语气里带着几分失落,“怎么,是拿我当外人,还是觉得我不堪大用?”
显然,徐辉祖已有些不快,埋怨李景隆让他在一旁闲着。
“徐兄误会了。”李景隆连忙笑着摆手,神色一凛,“徐兄的任务最是关键!你得随我同去大宁,而且,非你不可!”
以徐辉祖在军中与京都的威望地位,有他同行,劝说宁王朱权时必能事半功倍。
徐辉祖一听,这才满意点头,心中不禁暗赞。
单看李景隆方才一连串的部署,便知他运筹帷幄,每一步都恰到好处。虽惊险万分,却让人热血沸腾,战意昂扬!
“出发!”随着李景隆一声令下,众将领纷纷领命告辞,带着各自的任务陆续离开紫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