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晚枫堂(1 / 2)

“陛下!曹国公这分明是含沙射影!”陈瑛见状顿时慌了神,急声辩解,“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与那燕逆勾结?!”

“倒是曹国公自己,分明是贼喊捉贼!据微臣所知,当日朱棣兵抵大宁之时,曹国公亦在彼处!”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清!”他紧追不舍,语气越发尖锐,“说不定便是曹国公与宁王、朱棣暗中会面,早已沆瀣一气,达成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约定!”

“陛下难道忘了?开战之初,您明明下旨令宁王赴京,他却抗旨不遵!”陈瑛目光扫过殿中,声音再次拔高,“这三人,很可能是在合伙做戏给陛下看啊!”

“你好大的胆子!”李景隆猛地转身,凌厉的眼神直刺陈瑛,杀气几乎要从眼中溢出来,“竟敢公然诬陷当朝亲王!是谁给你的狗胆?!”

朱允炆端坐御座,冷冷注视着殿中争执的二人,眉头紧锁,脸色越发凝重。

“陛下,微臣可为曹国公作证。”就在此时,一直默立群臣中的暴昭缓缓走出,声音沉稳有力,“曹国公赶赴大宁,正是为了防备朱棣用奸计控制宁王,收服其麾下八万甲兵。”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宁王并未背叛朝廷,曹国公所作所为,也全是为了大明江山!”

此言一出,本就神色凝重的朱允炆眯起了眼,眸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满。

李景隆转头看向突然为自己正名的暴昭,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抱拳深深一礼,满是感激。

“够了。”朱允炆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烦躁,“朕累了,今日之事既然争不出是非,便改日再议吧。都退下。”说罢,他缓缓起身,向后殿走去。

“退朝——!”庞忠尖细的嗓音响起,快步躬身跟上朱允炆的脚步。

殿中众臣皆是一愣,谁也没料到今日这朝会竟散得如此仓促。

唯有李景隆,望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缓缓眯起了眼。

他心中清楚,自己与这位陛下之间,怕是已生出难以修复的隔阂。

今日这场“鸿门宴”,若说有背后主谋,朱允炆定然算一个。

即便他未曾亲自下令,也必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都察院与六部借机打压自己的气焰,只不过没想到这潭水却彻底被李景隆搅浑,根本分不出胜负。

朱允炆一走,文武百官也陆续退场。

陈瑛走得最快,不知是怒不可遏,还是心有惧意。

方孝孺扶着刘三吾临出门时,特意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景隆一眼。李景隆正想上前搭话,他却已头也不回地去了。

“恭喜景帅,”暴昭缓步上前,恭敬抱拳,“经今日殿审,短期内您当无虞。只是往后的路,下官怕是无力相助了,还望景帅珍重。”

“燕逆未除,北境离不开您。”

说这话时,他的眼眶中不经意地闪过一抹黯然。

“多谢暴尚书方才仗义执言,”李景隆抱拳还礼,语气诚恳,“这份情谊,本公记下了。”

方才被群起而攻时,连徐辉祖都为避嫌未曾出声,暴昭却主动站出来为自己说话,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暴昭淡淡一笑,没再多言,转身向殿外走去,步伐却莫名地添了几分沉重。

李景隆目送他离去,又瞥了一眼后殿门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离开了华盖殿。

先前朱允炆还说要召他去奉天殿,细听他讲北境之事,如今经此一事,这般机会,怕是再难有了。

...

京都城外,往东十里有座栖霞山,半山腰藏着一座半旧的别苑,名曰“晚枫堂”。

只因每日日落时分,夕阳从漫山枫树间沉落,晚霞染红西山,映得满苑枫影如燃,故而得名。

别苑青瓦粉墙爬满了爬山虎,门楣上“晚枫堂”三个褪色的隶书字,落款早已模糊不清。

这里曾是太子朱标的避暑之地,如今归了李景隆——那是他在北境时,朱允炆亲自下旨赏赐的。

苑中景致宜人,一条小溪穿苑而过,潺潺流水为这座久无人居、略显斑驳的别苑,添了几分灵动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