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完全听入神了。
林毅的这番话,条理清晰,根本不像一个军事干部能说出来的。
他把复杂的政治理论,用最朴素、最直接的方式,完美地融入到了实践当中。
这分明是个天生的政治工作高手!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赵刚看着林毅,“你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天衣无缝!林毅,你这个创造,价值不可估量!”
赵刚很激动,在屋子里又走了几圈,才平复下心情。
“我之前还在想,怎么加强部队的思想建设,怎么巩固部队的战斗意志,上次你这个‘诉苦大会’,就给了我一些启发!”
赵刚走到林毅面前,郑重其事地说道,“林毅,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诉苦大会’的经验,总结成一套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材料?”
林毅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当然想过。这本就是我军历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大创举。
赵刚看着林毅,“这东西要是能在全团,在全旅,甚至在全军推广开来……你想想,那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它能解决我们兵员补充的大问题,更能让我们的部队,拥有钢铁一般的信仰和凝聚力!它的价值比那些枪炮要大得多!”
林毅看着赵刚,他知道,一个新的机遇,已经摆在了自己面前。
这不仅仅是打赢一场战斗,缴获一批物资那么简单了。
这,是一个能为这支军队,为这个民族,贡献一份更深层次力量的机会。
“政委,我只是个大老粗,歪打正着罢了。”林毅开口道,“要说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我肚子里那点墨水可不够。不过,要是能跟您一起,把这事儿给办了,我愿意把我知道的、做过的,全都掏出来。”
“政委,咱们要是真把这套东西整理出来了,我觉得,应该以咱们独立团的名义,上报给旅部、师部,甚至总部!让全军的同志们都能用上!”
赵刚听到这番话也被惊到了,他原以为林毅只是个战术天才,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胸襟和远见。
这已经不是单纯为了二营,为了独立团,这是在为整个八路军,为整个中国的革命事业着想!
“好!说得好!”
“就这么办!林毅,你负责提供实践的流程、具体的案例和效果评估,我来负责梳理理论体系和实践报告撰写!我们俩,连夜就干!”
“是!”
这一夜,二营的营部灯火未熄。
两个人,一个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围着一张破旧的木桌,进行着一场足以影响未来的合作。
赵刚奋笔疾书,他才思敏捷,各种理论信手拈来,将林毅那些朴素的实践,用书面语言记载下来。
“不能叫‘诉苦大会’,太直白了。要叫‘新式整军运动’,核心是‘诉苦、三查’!”赵刚一边写,一边说,笔尖在粗糙的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
“三查?”林毅问道。
“对!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从根子上解决战士们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赵刚的脸上泛着兴奋的红光,“你说的那个,先找最苦的战士发言,这个办法很好!这叫‘典型引路’,是打开局面的关键!”
林毅则不断补充着细节。
“政委,流程上要注意,不能搞成批斗会。要引导,而不是强迫。要让战士们自己说,真情流露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