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日子,总是最熬人的。
旅长的一句“等候重要命令”,就像一块石头,悬在了二营所有干部的心头。
战士们倒是没心没肺,联系上了大部队,就等于找到了主心骨,一个个干劲十足。
每天除了训练,就是清点、保养那些堆积如山的战利品。
文书把缴获清单一遍遍地核对,最后统计出来的数字,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九二式步兵炮1门,配炮弹300发。
九二式重机枪8挺(加上之前缴获的),子弹超过十万发。
歪把子轻机枪12挺。
崭新的三八大盖步枪300支,子弹二十多万发。
手榴弹五十大箱。
磺胺等珍贵药品一大箱,纱布酒精无数。
鬼子军装五百套,不过需要重新扎染才能使用,粮食够全营吃半年,各种罐头堆成了山。
还有那八辆能开的卡车,二十多辆牛马车……
这份家底,别说一个营,就算是一个主力团,看了都得眼红得流血。
王大壮每天抱着清单傻笑,睡觉都能笑出声来。
他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向营长申请把他的五连扩编成一个超级加强连了。
但林毅,却一天比一天沉默。
他知道,这份家底,旅长肯定也知道了。
以他对李云龙和旅长那“爱占便宜”的性格的了解,这么大一块肥肉,他们不可能不眼馋。
可为什么,旅长迟迟没有命令让他们带着战利品归队,而是让他们“等候命令”?
这太不正常了。
第三天下午,指挥部里的电台,又一次发出了“滴滴答答”的声响。
正在值班的小李,神情瞬间变得严肃,他飞快地戴上耳机,手指在电键上敲击着,进行回应。
这一次的电报,格外的长。
小李足足接收了十几分钟,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指挥部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到了极点。
正在和王虎讨论训练计划的林毅,也停了下来,目光紧紧地盯着小李。
终于,小李摘下耳机,拿起铅笔,开始在密码本上飞快地进行翻译。
他的脸色,随着翻译的进行,变得越来越古怪。有震惊,有疑惑,还有一丝不敢相信。
“营长……”小李抬起头,声音都有些发干,“是……是旅长发来的电令。”
“念!”林毅沉声说道。
在场的所有干部,王大粗、王虎、孙德胜、陈大年……全都围了过来,屏住了呼吸。
小李清了清嗓子,拿起那张写满了字的电报纸,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语气,开始念,
“电令,独立团第二营营长林毅。”
“你部孤军南下,深入敌后,不仅成功自保,且连战连捷,打出了我八路军的威风。尤其武阳堡一役,全歼日军战略运输队,缴获之丰,战果之巨,堪称我军敌后作战之典范。你之指挥才能,有勇有谋,更兼远见卓识,实乃我军之栋梁。”
电报的开头,是一大段毫不吝啬的夸奖。听得王大壮等人眉开眼笑,腰杆都挺直了不少。
“嘿,还是旅长有眼光!”王大壮得意地小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