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带着大军回到长沙时,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了。
太守府宽阔的庭院内,从城中大小豪强府邸抄没的金银铜钱堆积如山,密密麻麻的箱子几乎塞满了每一寸空地,令人无处下脚。
张飞将四大家族愿意参军的兵丁前去整训,是以未见他身影,唯有几名亲兵在府中协助包拯处理后续事宜。
刚一踏入太守府,刘备等人便迎上了包拯那张本就黝黑的脸庞——此刻更是黑沉如铁。
他明亮的双眸布满血丝,显然自昨夜起便未曾合眼。
然而虽满面倦容,却依旧腰背挺直,端坐于案前,一丝不苟地将面前堆积如山的竹简卷宗一一登记造册。
显然,这些都是从豪强家中搜出的田契、地契等物。
众人绕过照壁。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沉静地扫过满院耀眼的财货;辛弃疾则蹲下身,拾起一枚金饼,指尖细细摩挲着上面“长沙朱氏”那冰冷的阴文印记。
刘备的目光平和,并未流连于地上的俗物,径直上前,对着案后的包拯深深一揖:
“多谢希仁先生妙计,兵不血刃的将长沙蛀虫一网打尽!”
包拯闻声,方从案牍中抬起头来。
见是刘备等人,他急忙起身相迎:
“使君言重了,”他拱手回礼,声音虽然疲惫,却依然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幸不辱命。”
从他的表情来看,这次不仅仅将整个长沙的敌方势力一扫而空,而且显然收获不斐。
“好个请君入瓮之策!”诸葛亮轻笑出声,指着桌案上那一堆竹简说道:“先生不给我等解惑吗?”
包拯点点头,从身后案上拿过一个竹简,递给刘备等人,一边给众人汇报:
“此次参与叛乱的家族除了黄、朱、王、李四大家族外,还有十七个小家族或几家附庸的数十豪强。
范围之广,涵盖了整个长沙下辖的十四个县。
为防长沙吏治彻底崩坏,故只处理了首恶的四大家,以及证据确凿、犯有强取豪夺、草菅人命之罪的九家氏族,勾结匪类、盘剥乡邻的六家豪强。
其余涉案豪强、氏族,皆已收押,静候使君发落。”
言罢,他又从那堆罪证中抽出一卷沉甸甸的竹简,递向刘备:“所有罪状、铁证,尽录于此卷宗之中。”
刘备接过竹简,目光扫过其上记载的一桩桩惨绝人寰的罪行。
纵然是历经乱世、见惯风浪的他,指节也瞬间捏得发白,一股冰冷的怒意自心底窜起。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杀意,再开口时,那平常温和的声音竟带上了一丝砂砾般的粗粝:
“元直在信中曾言,先生最讲公道二字。”他抬眼,目光如炬地看向包拯,“明日升堂,该杀的杀,该放的放。先生掌刑,备亲自监斩!”
包拯愕然抬头,两道目光在空中交织碰撞,无需多言,彼此的心意已然相通。
包拯此前早已拜服于刘备的仁义,此刻,又真切感受到了这位仁君的杀伐决断。
也好。
包拯在心中不由夸赞:“如此才是明君之相!”
处置完叛贼,整个长沙话便再无与刘军作对之人了,
刘营之中,事关吏政,皆由诸葛。
故诸葛亮开口问到:“城中人口户籍,可曾厘清?”
“据城中残存户籍所载,长沙人口约十八万户,人口约七十余万,此番理豪强之后,释放农奴、仆役约三四万人。此外,长沙各县深山密林之中,尚有不堪重负、遁入山野的‘逃户’,据估亦不下数十万之众。”
包拯说道此处停顿片刻,然后才缓缓吐出结论:“总计人口或可勉强凑至九十余万,但其中男丁,恐怕不足二十万。”
此言一出,堂中安静下来。
不单是包拯,诸葛亮与刘备面色难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