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书友922630、语天道、刀平天下恶月票支持,感谢:书友837960、无财便是嘚、过客无烟、书友340739打赏支持。)
……
长沙大营内,随着荆南四郡已定,刘备便准备拔营返回。
“四郡已定,然根基尚需稳固。”刘备目光扫过诸将:“翼德!”
“大哥!”张飞应声出列。
“命你领一万精兵,驻扎公安,总督荆南四郡防务!幼安先生随军参谋,助你整饬地方,安定民心!”
“得令!”张飞声如洪钟。
“叔宝、敬德!”
“末将在!”秦琼、尉迟恭抱拳。
“命你二人各率两千精兵,分驻巴丘、醴陵要冲,严密监视江东、曹军动向,确保门户不失!”
“遵命!”两员虎将领命。
防务安排妥当,刘备不再耽搁,即刻下令大军启程,返回江夏大本营。
去时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归途则轻船快马,不日便遥见江夏城郭。
然而,就在江夏城垣映入眼帘之际,
刘备的目光却被城南一座崭新的营寨所吸引!
营盘布局严谨,旌旗虽是新制,却颇有章法。
“云长,元直,”刘备勒马,指着那座营寨,好奇地问前来迎接的关羽和徐庶,“此乃何地?我军新设的营盘?”
关羽抚髯笑道:“主公,此乃阿斗的‘少英营’,今日方始搭建完毕。阿斗此刻正在营中,集合他那批小亲随呢。”
徐庶在一旁含笑补充,将刘禅设立少英营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以伴读之名行笼络、培养之实的深意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
刘备这才恍然记起前几日关羽信中确实提及此事。
只不过当时因军务繁忙,又与诸葛亮、辛弃疾笑谈“定是云长被希仁先生刺激了,才想出这般计策”,并未深究。
此刻亲见营盘,又听徐庶道来,才知这环环相扣的妙计,竟真是自己那两岁幼子所献!
“好个阿斗!”刘备眼兴致大增,蠢蠢欲动。
“云长,元直,你们且安排大军安营扎寨。孔明、子龙、汉升、文长,随我去这少英营开开眼界!”
说罢,就打马向着这边而来。
一行人策马来到营门,尚未入内,便听到里面传来一个虽稚嫩却异常清晰、沉稳的声音。
穿过营门,只见校场之上,密密麻麻肃立着数百名年纪在八岁至十二岁之间的少年,虽高矮不一,却都屏息凝神。
高台之上,刘禅虽然只身高三尺,却站的笔直,正对着台下训话:
“...既入此营,尔等便是我刘禅之班底!不论尔等在家中为嫡为庶,是长是幼,在此地,皆一视同仁!
决定尔等地位高下、前程远近者,唯有一物——”
他顿了顿,声音拔高,带着不容置疑:
“便是尔等自身之能力!”
“自今日起,每三月一大考!考核最优者二人,擢为副营长,总领营务!第三至第十名,则为队率,各领一队!”
清晰的晋升规则,瞬间点燃了台下少年眼中的光芒,也让随刘备而来的诸葛亮眼前一亮。
随即凑到刘备耳边说道:“少主这招妙啊,既能提高少年们的动力,还能选拔出可用之才,可谓一举两得!”
刘备嘴角含笑,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目光紧锁在高台上的阿斗身上,示意众人继续静观。
而此时刘禅已经将文书手中名册接过,开始点名。
他心中宛如明镜,初时能送来的,多是这些豪强家族次子、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