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 第69章 荆襄云下哭吏荒 沧海粟中惊卧龙

第69章 荆襄云下哭吏荒 沧海粟中惊卧龙(1 / 2)

不过谈判的事,恐怕还得等孙权嫁妹、周瑜去世、相父吊唁、带回庞统之后了。

算算时间,少说也得半年一载。(史实虽是209年,但为刘禅发展计,姑且后推一年。)

时间尚早。

眼下最要紧的,是将脚下这片沃土经营起来,才能在未来的大事件中有所作为。

父亲一举拿下襄阳、江陵两座重镇,尽收南郡精华……

刘禅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荆襄自古便是人才荟萃之地!

庞、马、黄等大族既已归附,其门下子弟、依附的能吏干才,必然如过江之鲫,尽入父亲与相父彀中!

自己这点微末基业,所求不过是些处理田亩簿籍、调配钱粮物资的底层小吏,连“才”字都勉强称不上。

这要求,过分吗?

合情合理,简直天经地义!

想到此处,刘禅心头那点因“薅父亲羊毛”而可能产生的、微乎其微的羞赧,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正义凛然”的底气。

“来人!笔墨伺候!”刘禅精神大振,扬声吩咐。

侍从很快备好笔墨简牍。

刘禅提笔,略一沉吟,便刷刷写了起来。

信中先是热情洋溢、辞藻华美地盛赞父亲连克江陵、襄阳的盖世武功,威震寰宇,

接着笔锋陡然一转,开始大倒苦水。

他详述了武汉之地流民汇聚、百业待兴的盛况,着重强调自己对父亲大业的贡献——安置流民、开垦荒地,以及随之而来的如山庶务户籍、田亩、工坊、商税、水利……。

笔锋之下,字字泣血,句句辛酸,将少英营少年们和三员老吏如何夙夜操劳、疲于奔命描绘得令人动容。

末了,才小心翼翼地、用极其“卑微”的口吻提出请求:

“老登,暴些金币!”(划掉,纯恶搞)

“……儿闻父亲新得荆襄,贤才云集,济济一堂。

儿于武汉初创之地,深感才力匮乏,诸事维艰。

不敢奢求俊杰,能否从新附吏员中,拣选数名通晓簿籍、略懂农桑、能理钱粮之微末小才,遣来武汉襄助?

例如马良、刘巴、马谡、向朗、庞德公……

十人……不,五人即可!

此等小吏,于父亲麾下浩瀚才俊之中,不过沧海一粟,然于儿之武汉,却如久旱甘霖!

若能得父亲些许恩典,儿与武汉数万军民,皆感念父亲恩德,必当戮力同心,早成基业,为父亲大业添一稳固后方……”

嗯,态度足够谦恭,理由足够充分,索要的也确实是微不足道的“微末小才”。

至于马良、刘巴等人是否微末?此刻他们或尚无官职,或仅为小吏,如何不算?

父亲又非重生之人,岂知这些人的才干!

刘禅仔细检查一遍,确认诚意满满,毫无破绽。满意地吹干墨迹,小心封好。

“丁奉!”

“在!”

“速将此信,以最快速度送往江陵,呈交父亲!切记,务必亲手交到父亲手中!”刘禅郑重地将信递出。

看着丁奉领命而去的矫健身影,刘禅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已经看到几个能写会算、熟悉庶务的“工具人”正向武汉策马奔来。

他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