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 第101章 广信城破,全下苍梧

第101章 广信城破,全下苍梧(2 / 2)

他们更愿保留土地以待后人,为此宁任大片土地荒芜,也不愿推动汉蛮融合。

而庞统来此,却没这般考量。

他既然奉左将军刘备、主公刘禅之命全取交州,就没想过给两人留一个满目疮痍的大后方。

所以对于汉蛮融合的策略,制定了许多计划。

此次众蛮既然响应沙摩柯号召前来助战,那便给他们一个机会。

庞统召集了大小蛮族首领,在询问了他们意见之后,将其分为两拨人。

第一种,是愿意下山归附、愿意接受管理的蛮族部落或零散蛮户,庞统推行编户政策。

不同于汉地严格的户籍和赋役制度,对归附蛮民给予优厚待遇:登记为垦荒户,

将其原先部落打散后,与其他蛮人每十户编为一村,由官府统一划拨远离汉人核心区的平原或缓坡荒地,承诺免除其最初五年的田租赋税和徭役。

在此基础上,庞统又提出官府可以提供基础农具、耕牛和种子,并指派汉人农师进行集中或巡回指导。

同时,承认其村庄内部一定程度的自治权,酋长可担任基层管理职务,负责协助官府管理、催课和维持治安。

之后又命之前少英营伤残退伍、并愿意留在交州的少年们,组成教导队。

一边巡视各处新村,教授蛮人汉话,一边宣讲蛮汉平等政策。

至于那些不愿意下山的蛮族,则庞统又重现了之前的互市政策,他下令在汉蛮交界处或交通要隘设立官营“互市”,由官府严格控制盐、铁器、布帛等蛮族急需物资的流通。

蛮族可用山货、猎物甚至劳力换取这些生活生产必需品。

同时,派遣精通农事的汉人老农,携带耐贫瘠、适山地的作物种子,在互市附近或条件允许的缓坡地带进行示范种植,并允许感兴趣的蛮族观摩学习,甚至以工换技。

当然,为了防止蛮族做大,庞统采取怀柔与同化并举之策。

他下令征召各部落有潜力的酋豪子弟,送入交州治所或新建的“学舍”,由通晓经学且略懂蛮俗的儒生教授汉文、礼仪及粗浅的律法、农事知识。

对这些“质子”给予优待,供给衣食,并允许其部族定期探望。

学成归部者,可视其表现授予象征性的“邑长”、“洞主”等虚衔或小片靠近汉区的荒地开垦权,使其成为沟通汉蛮、传播汉俗的桥梁。

为了打破汉蛮间的隔阂,庞统鼓励甚至以政策引导汉蛮通婚。

对于愿意娶蛮女为妻或嫁女于蛮族(尤其是已表示归附或较为开化的部族)的汉人平民、低级官吏、屯田兵卒,官府给予减免赋税、优先授予荒地开垦权、提供安家物资等奖励。

同时,逐步放宽对蛮族进入汉人村镇贸易、务工的限制,允许他们在汉人村落边缘或指定的“新村”定居,由官府提供初期的农具、种子支持,并派遣里正、三老进行管理和初步教化,形成小规模的汉蛮杂居点。

最后则是利用蛮族熟悉山林地形、勇猛善战的特点,庞统从归附或关系良好的部族中招募精壮男子,组建“土兵”或“义从”部队。

给予其优于普通郡兵的粮饷待遇,并由汉人军官统领或与蛮族头目共同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地方治安,协助清剿不服王化、劫掠汉民的顽固蛮部,以及探索、守卫山林要道。对作战有功者,授予土地、钱帛甚至低级武职。

此举既可增强地方军力,又可分化蛮族,使之为我所用,并通过军功授田将他们牢牢绑定在土地上。

此数策并行,成效斐然。

不仅后来的蛮族首领欣然接受了自己“新汉民”的身份,就连原先已经誓盟过的蛮王心动了。

“俺五溪蛮,也要当汉人”沙摩柯急吼吼的找上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