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修建驰道 建立盐厂(2 / 2)

庞统略一沉吟,眼中精光乍现:

“可分作两段!桂阳段由蒋琬征调桂阳、零陵境内可用之蛮工,自北而南推进;

苍梧段由我交州征发民夫、蛮丁,自南而北开凿,两路并进,中途合龙!

如此可省近半时日!”

不过此事需桂阳、零陵两地太守鼎力协作。

庞统拿定主意,稍后便修书与二人,详陈此道对于连通荆南、巩固交州乃至整个左将军势力范围的战略意义,力促其携手共进。

随后,二人目光均落于刘禅“盐!利!”的指示及糜芳的专责声明上。

糜芳挺直腰板,语气斩钉截铁:

“盐利一事,少主严令由芳全权督办,直禀少主。首要之务,乃是选址建场,产出‘雪盐’。”

他稍顿,随后坦言道:“此行虽携可靠匠人,然精通盐务之熟手仍显不足。”

这是开始张口要人了。

庞统闻言,抚须接道:“人手可设法调拨。交州并非无盐。

昔年士燮家族经营时,于日南郡沿海设盐场数处,日照充足,基址尚存,或可省却择址、平地之工。”

(《汉书·地理志》明载合浦郡产盐,曾为朝廷岁入之一源。此处改到日南。)

他微微摇头,似忆起那不堪之盐,

“然彼时所产,工艺粗陋,杂质甚多,盐色灰黑,味苦涩,仅堪粗用,难登大雅之堂,更遑论牟取大利。”

此时汉末海盐晒制法尚处原始阶段,所得之盐品质低劣,多充边郡军卒饷粮或用于交换蛮地土产。

“无妨!”糜芳大手一挥,他虽然带的匠人不多,但晒盐所需核心人手都有备齐,现在唯少做苦力和略通盐业的帮手。

“旧场有基址、滩涂可用,省却平整之工,足矣。至于盐质……山人自有妙计!”

由于盐业事大,所以纵使是面对庞统与于谦二人,糜芳也不愿意透露太多。

毕竟臣不密则失其身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而且盐铁之利乃国之大柄,汉武以盐铁专卖佐军国之用,其利巨万,由不得不慎。

对他来说,只需要庞统与于谦给他提供足够的人手,然后等着收钱就可以了。

说道收钱……

糜芳话锋一转,点明关键:“不过盐场初创,靡费甚巨。

芳需言明,第一年盐利所得,将尽数投入官营甘蔗园之垦殖与盐场自身之扩建,暂无力充盈府库。

赋税之事,自第二年稳定产出起,必分文不少,依律缴纳。”

于谦与庞统对视一眼。虽对糜芳口中的“雪盐”能生发何等暴利尚无实感,然出于对刘禅布局之信任及糜芳能力之认可,皆颔首应允。

盐利若能反哺交州,正是求之不得。

当下三人既同属少主刘禅麾下,又皆以公事为重,此事遂定。

尔后府内灯火通明,三人就盐场选址、劳力征调、蛮族移边、驰道分段督造等具体事宜,开始逐一详议。

交州大治的蓝图,正随着一份份文书、一道道指令,悄然铺开。

盐场滩涂的选址、驰道线路的走向、蛮族部落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