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抱着周瑜冰冷的身躯,呆愣了良久。
仿佛要将自己的体温渡过去,直到那声呜咽耗尽了他最后一丝力气。
良久,他才在吕蒙和鲁肃的搀扶下,僵硬地站起身。
孙权回头最后看了一眼榻上那已无生息江东擎天柱,然后猛地转身,步履异常坚定地向外走去。
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仿佛他正在悬崖上跳舞,而脚下则是名为“身死族灭”的深渊。
但他每一步又走的端正稳当,就好像是在走一条康庄大道。
当他重新踏入石城水寨的大厅时,刚刚颓然、绝望的气息已然被强行压下。
他擦干了脸上泪痕、收敛了目中悲悸,挺直了腰背。
展现在群臣面前的,不再是惊惶失措的吴侯,而是一个目光如铁、带着近乎残酷的冷静的江东统治者。
大厅的空气仿佛凝固的铁块,沉重的压在众人心头。
孙权径直走向主位,并未落座,而是转身,缓缓扫过堂下残存的众臣。
张昭、顾雍面如死灰,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
黄盖须发戟张,赤红的眼中燃烧着屈辱与不甘的怒火;
韩当紧握腰间佩剑,指节发白,腮帮紧咬;
蒋钦则死死盯着地面,胸膛剧烈起伏;
诸葛瑾等人忧心忡忡,目光在孙权与诸将之间游移。
“诸卿!”孙权的声音响起,沙哑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堂中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哽咽,
“公瑾……已去!”
这三个字如同重锤,再次狠狠砸在众人心上。
黄盖猛地抬头,老泪纵横,喉头滚动着低吼。韩当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然江东基业未亡!孙氏血脉未绝!”
孙权的声调陡然拔高,眼中迸射出锐利如刀的光芒,
“柴桑虽失,陆军虽损,但我江东水师筋骨犹在!长江天险,大海无垠,岂无我等容身之处?!”
他目光扫过张昭、顾雍等文臣:“即刻……遣使柴桑!”
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刺破了死寂。
同时,也炸的堂下众人无不变色!
求和?
孙权仔细观察众人神情。
黄盖、韩当等老将就要跳将出来,出口反对,反而是张昭、顾雍,像是在背后松了一口气。
诸葛瑾与鲁肃眉头紧皱,显然是陷入了纠结。
孙权无视了那些带着或屈辱、或赞同、或纠结的目光。
径直开口说道:“以……割让彭泽以西三县为礼!献金珠玉帛、粮草十万!并……”
他顿了一下,喉结艰难地滚动,仿佛咽下了一块烧红的烙铁,碧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痛楚:
“送吾妹……孙尚香,入荆州!与刘备……续盟联姻!”
张昭等人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孙权,但在他冰冷的逼视下,终究颓然垂首,艰难应诺:
“……喏。”
“子瑜!”孙权目光转向诸葛瑾,
“汝素与孔明有旧,此次出使柴桑,重任在肩!
务必探明刘备、诸葛亮真实意图,更要……
为我江东争取喘息之机!
无论刘备提出何等苛刻条件,只要能暂缓其兵锋,皆可虚与委蛇,拖延时日!”
诸葛瑾神色凝重,深深一揖:
“臣……遵命!定不负至尊所托!”
孙权微微点头,随后又看向鲁肃:“子布!”
“臣在!”张昭出列行礼。
“由你出使朝廷,以求交州牧的名义留在许昌,
若与汉军求和不成,则即刻面见曹操,说若曹军能够拖延汉军脚步,东吴愿意俯首称臣!”
“至尊?”张昭尚未从“送妹求和”的惊愕中回神,又闻此令,须发皆张,出列急谏:
“此万万不可!刘备乃新胜之虎,曹操乃久踞之狼!今若向曹操俯首称臣,无异驱狼拒虎,引火烧身!”
葛瑾忧色更重,欲言又止。
张昭的急谏声在死寂的大厅中回荡,带着老臣的绝望与不解。
孙权却只是冷冷地盯着他,那目光中没有愤怒,审视。
“子布,”孙权的声音低沉而缓慢:
“孤问你,是引火烧身即刻化为灰烬好?还是留得薪柴在,待风势稍缓再图燎原好?”
他向前一步,碧眼中那股近乎残酷的冷静再次涌现,仿佛刚才那剜心刺骨的痛楚从未存在过:
“刘备新胜,锋芒正盛,直逼我腹心!
曹操虽狼,然其远在中原,鞭长莫及,更兼有刘备在侧虎视,岂敢轻易渡江,尽吞江东?
他想要的,无非是孤一个名分,一份牵制刘备的助力!”
孙权环视众人,目光扫过脸色惨白的张昭,扫过惊疑不定的顾雍,扫过胸膛起伏的诸将,最后落在鲁肃和诸葛瑾身上,声音陡然带上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此乃缓兵之计!非真降曹!
子布,孤要你做的,是去许昌,虚张声势,示弱于曹,将‘吴侯欲臣服’之风声,务必传入刘备耳中!
让他以为我穷途末路,病急乱投医!让他生疑!让他不敢即刻伐吴!”
他转向诸葛瑾,语气更重:
“子瑜!此亦是你的重任!
在柴桑,你要让刘备、诸葛亮相信,孤为求存,已不惜一切代价!
割地、献粮、送妹,甚至不惜向曹操摇尾乞怜!
要让他们深信,江东已无战心,只求苟安!
让他们觉得,石城已是囊中之物,唾手可得,无需急攻,只需等我自行瓦解!
你,要让他们生出这份轻慢之心!
这份‘胜券在握’的懈怠!”
诸葛瑾眼神剧震,他终于完全明白了孙权的意图。
这哪里是求和?
这分明是在绝境中,用尽所有能抛出的诱饵,布下一个巨大的疑阵,只为争取稍纵即逝的喘息之机!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决心:
“臣……明白了!定当竭尽全力,迷惑刘备、孔明,为至尊……争得这时间!”
孙权微微颔首,脸上不见丝毫轻松,只有沉甸甸的决绝。他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鲁肃:
“子敬!”
“臣在!”鲁肃立刻应声,他眼中同样闪烁着洞悉的光芒,显然也已明了孙权的全盘算计。
“你居中策应。子瑜、子布所需文书、钱粮、人手,由你全力调配,务必隐秘、迅速!
更要密切关注柴桑、许昌两路消息,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密报于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