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投降(1 / 2)

此刻,涪城的指挥中枢——城楼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外面震天的喊杀声、惨叫声、兵刃撞击声清晰可闻,每一次巨响都让高沛和杨怀的心沉下去一分。

高沛脸色惨白,汗水浸透了内衫,如同困兽般在狭小的空间内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咒骂:

“疯子!刘备这疯子!放着汉中不要,跑来打涪城?!”

杨怀则相对冷静些,但紧握剑柄的手指关节同样发白,他紧盯着地图,声音沙哑:

“斥候误我!如此大军动向竟毫无察觉!现在说这些无益!

高兄,你看这攻势…赵云、秦琼、尉迟恭,刘备麾下最凶悍的几头猛虎全扑上来了!

还有那黄忠的老箭,压得我们抬不起头!城头…城头怕是守不住了!”

“守不住也要守!”高沛猛地转身,双目赤红,如同一头被逼到绝境的野兽,他一把揪住杨怀的衣襟,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方脸上,

“杨怀!你想当懦夫吗?我们是主公的将领!涪城丢了,成都门户大开!

你我全家老小都在成都,你想让他们跟着陪葬吗?

想想刘璋的手段!想想张松的下场!”

张松血淋淋的下场,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两人头上,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杨怀用力甩开高沛的手,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挣扎,声音却异常低沉:

“高兄!你以为我想投降?但你看清楚!”

他猛地推开一扇面向城内的窗户,指着城内,

“民心已乱!法正的细作在活动!你听!那些喊的是什么?”

顺着杨怀的手指,隐约可以听到城内一些角落传来的骚动和呼喊:

“刘皇叔仁义之师!是来救我们的!”

“刘璋背信弃义,害死张别驾,断人粮道,天理不容!”

“开城!迎皇叔入城!”

甚至隐隐有兵器交击声传来,显然是城中不满势力在法正细作的煽动下开始制造混乱,试图里应外合。

这时,一名浑身浴血、头盔歪斜的校尉连滚带爬地冲进城门楼,带着哭腔喊道:

“将军!顶不住了!赵云已经杀上东墙,秦琼、尉迟恭在西墙打开了好几个口子!

兄弟们死伤惨重!赵云的骑兵…他的骑兵好像要绕到南门去!”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城外响起了更加雄浑激昂的战鼓声!

咚咚咚!

咚咚咚!

鼓点带着一种摧城拔寨的决绝气势。有眼尖的士兵指着中军方向惊叫:

“是刘备!刘备亲自在擂鼓助威!”

高沛冲到垛口,只见中军高台上,金盔闪耀的刘备,正赤膊着上身,双手抡动巨大的鼓槌,奋力擂响那面象征着决死进攻的战鼓!

每一次鼓槌落下,都仿佛敲在涪城守军的心坎上。

刘备军士卒看到主公亲自擂鼓,士气瞬间爆燃至顶点,攻势更加狂猛,如同汹涌的海啸,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摇摇欲坠的城墙防线。

“完了…全完了…”

高沛失魂落魄地瘫坐在椅子上,之前的暴怒和强硬被无边的恐惧所取代。

刘备亲自擂鼓,这代表着不死不休!

再抵抗下去,城破之后,以刘备此刻的滔天怒火和麾下那些虎狼之将的狠厉,屠城泄愤绝非不可能!

他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张松被灭门的惨状,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杨怀看着高沛的模样,知道他的心理防线已经崩溃。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高沛面前,蹲下身,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锤:

“高兄!横竖都是个死!但死法不同!

顽抗到底,你我身死族灭,涪城生灵涂炭,我们就是千古罪人!

开城…开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刘备素以仁义著称,此时他急需在蜀地立足,收买人心!

我们献城有功,他必不会亏待!

至少…至少能保住城中军民性命,保住你我家人!

张松之死,是他忠于刘备而遭刘璋毒手!

我们…我们只是奉命守城,与刘备并无私仇啊!”

“可是…可是刘璋那里…”高沛还在犹豫,刘璋的积威和对家眷的担忧如同枷锁。

“顾不得那么多了!”杨怀眼中闪过一丝狠绝,

“刘璋?他现在自身难保!刘备大军在此,他那些远在北边的主力鞭长莫及!

等他们赶回来,涪城早就是刘备的了!

甚至…成都都可能不保!

高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再不下决心,等赵云、秦琼他们杀到这城楼,就什么都晚了!

那时我们就是阶下囚,是待宰的羔羊!”

杨怀的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高沛心中残存的忠义和侥幸。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血丝,嘶声道:

“好!开城!献城!杨兄弟,一切听你安排!只求…只求能保住阖城性命和我等家小!”

就在两人达成共识的瞬间,轰隆一声巨响!

西面一段本就破损的城墙,在秦琼、尉迟恭率领的陷阵营猛攻和内部细作破坏下,轰然倒塌了一大段!

烟尘弥漫中,无数黑甲士兵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城内!

“没时间了!快!”

杨怀一把拉起高沛,对着门外心腹亲兵嘶吼:

“快!传令!停止抵抗!打开所有城门!迎接刘皇叔入城!违令者斩!”

城破与新生

当“停止抵抗!开城迎皇叔!”的命令在混乱的战场上迅速传开时,早已被恐惧和绝望笼罩的涪城守军,如同听到了天籁之音,纷纷丢弃武器,跪伏在地。

仍在负隅顽抗的少数死硬分子,瞬间被汹涌而入的刘备军淹没。

巨大的城门在绞盘的吱呀声中缓缓打开。

高沛、杨怀脱去甲胄,仅着单衣,蓬头垢面,率领着同样丢盔弃甲的亲兵和城中主要官吏,

手捧印绶和户籍图册,垂首跪在城门洞内。

烟尘稍散,金盔金甲的刘备在赵云、秦琼、尉迟恭等猛将的簇拥下,策马缓缓入城。

他目光扫过跪伏在地的高沛、杨怀,扫过狼藉的街道和惊恐的百姓,最后停留在城头尚未熄灭的烽烟和斑驳的血迹上。

胸中的怒火稍稍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这片土地的审视。

“罪将高沛(杨怀),不识天时,抗拒王师,罪该万死!今幡然悔悟,献城以降,恳请皇叔念在城中无辜生灵,饶恕阖城军民之罪!吾等甘愿领死!”

高沛的声音带着颤抖,头深深埋在地上。

刘备沉默片刻。

法正在他耳边低语:

“主公,此二人尚有可用之处,且献城有功,杀之恐寒蜀人之心。”

徐庶也微微颔首。

刘备翻身下马,走到高沛、杨怀面前,亲手将他们一一扶起。

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二位将军请起。璋兄不明大义,背信弃义,非汝等之过也。

汝等能审时度势,免去一场刀兵浩劫,保全一城生灵,此乃大功一件!

备岂能加害功臣?不仅无罪,反而有功!且安心,

备必善待二位及城中将士百姓!”

高沛、杨怀闻言,如蒙大赦,感激涕零,连连叩首:

“谢皇叔不杀之恩!谢皇叔活命之恩!”

刘备随即下令:

“子龙!速派兵维持城内秩序,清剿残敌,但有趁乱劫掠、骚扰百姓者,军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