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锅,总要有人背!
而文会前又只有魏征去过东宫。
就算与魏征关系不大。
可在别人眼中。
还是魏征没教好李承乾!
已经准备文会之后直接‘认罪’的魏征。
看着台上远离阴谋漩涡的魏叔云。
担忧的面容总算是舒缓了一些。
‘臭小子没事儿就好啊~今后在长安好生与那些莽夫打好关系,老夫领了罪之后,可就再也帮不了你了……’
李二是不爱‘过河拆桥’。
但遇到事儿直接跳过不管。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像魏征这样没有教好太子,属于是动摇国本。
在魏征‘自首’的情况下,生命虽无忧。
可还是会被李二送回老家养老。
再重新启用,也得是数年之后了。
以官场的凶险,时时刻刻都不一定稳居官位。
更何况休息数年?
就在魏征心中开始准备‘套词儿’。
想着文会结束,怎么‘认罪’才能把魏叔云摘出去时。
迫于世家的压力。
李承乾只得起身点了点头。
“本宫自知没有去过刀剑无眼的战场,拙作平庸,献丑了……”
听到李承乾‘叠甲’,解释自己的诗为什么不行。
崔邑满不在乎的朗声道:
“太子殿下天姿卓绝!就算没有去过战场,也定能做出好诗!请太子殿下大作!!!”
见崔邑再次‘加码’,且没有给李承乾机会‘叠甲’。
在看戏的魏叔云,发现李承乾脸色又阴沉了一分。
放下透明葫芦,戏谑的扫了一眼崔邑。
‘这些小老弟,得理不饶人啊,一看就没经历过毒打,这么打李二的脸,等着吧,以后没好果子吃。’
能搞出贞观盛世的皇帝。
魏叔云肯定不信李二会放过他们。
就算李二以大局为重,不能强开世家。
但找理由除掉一个小老弟,那不是简简单单?
魏叔云正想着。
李承乾的诗文,被一位大儒无奈朗诵而出。
“咳咳……”
“黄沙卷地走,烽火照云开。”
“士卒望乡处,鸦雁过空来。”
声停人静……
听了李承乾的边塞诗。
李二心腹这边儿的小辈们全都愣住了……
‘这……这也太常见了吧?太子殿下这还真是没准备边塞诗?’
‘完了……太子殿下这边塞诗,与崔家那小子的诗相比,真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虽说崔家小子的诗不怎么样,但至少足够华丽,包括了不少该有的字眼儿。’
‘唉,王家讨人厌的诗还没出来,太子殿下就已经矮了一筹,这可如何是好?’
带伙儿都看得出来。
人家崔邑的诗,最起码把要素拉满!!!
单说诗中暗讽李二和手下武将这一点。
就把世家的好感拉到顶!!!
更别提后来的霓裳月华,狠狠的站队读书人反战‘带投’。
相比之下,李承乾的诗,的确有些过于普通了……
不过!
既然是太子的诗篇。
不管做的好与不好。
他们这些老爹站队李二的下一代。
也只能硬捧一番!!!
“不愧是太子殿下!黄沙卷地!这是经典的塞外之景啊!”
“是啊是啊~‘卷地’二字,暗藏风势之烈,沙尘之暴!”
“只是这一句,便勾勒出边塞的荒莽气息!奠定全诗的苍凉基调儿!!!”
小辈们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