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天幕之前所言,这刘谨似乎确实是朱厚照的人,所做的事情,也都是朱厚照亲自下令的。
这倒是跟当时的王振不同,可即便如此,朱棣的内心也有担心!
【正德二年,武宗正式任命刘瑾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掌印太监有批红之权就是代皇帝批阅奏折,这一任命被文官集团视为“皇权旁落”的信号,但武宗的意图很明确,他厌烦了每日批阅数百份奏折,想借刘瑾之手过滤掉无用的谏言,只留下关乎军事、财政的核心事务。
刘瑾掌权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推行武宗授意的财政整顿。
武宗对刘瑾说,“国库空得叮当响,文官们只会喊着减税,可朕要练军、要巡边,哪样不要钱?你去查,看看是谁在贪墨。”
刘瑾随即雷厉风行,首先就是核查军屯,明朝军屯制度到正德年间已严重败坏,军官私占屯田、奴役军户成风。
刘瑾派亲信太监分赴九边,强制清查被侵占的屯田,仅在宣府、大同便收回被占土地三万余顷,罚没贪腐军官家产十余万两
这些收入直接归入武宗掌控的豹房内库,而非户部用于支持边军训练。
整顿盐法:两淮盐运司是明朝财政的钱袋子,但盐商与文官勾结,私贩官盐、偷税漏税严重。
刘瑾按武宗之意,取消了盐商的世袭专卖权,改为招标制,并派内行厂监督盐税征收,一年便使盐税收入增加三成。
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御史是文官集团的喉”,频繁弹劾武宗“耽于游乐”。
武宗对刘瑾说:“这些言官一天到晚没事干,就知道挑朕的错,你让他们闭嘴。”
刘瑾随即以“结党营私”为由,将带头弹劾的给事中艾洪、御史陆昆等二十余人贬谪至贵州、云南等边远地区,一时言路噤声。
这些举措虽打击了贪腐、增加了收入,却触及了文官集团的核心利益,军屯核查动了勋贵与边将文官如巡抚、总督利益,盐法改革断了江南士绅的财路,压制言官更是直接挑战了文官的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发言。
正德二年闰正月,刘健、谢迁联合六部九卿大臣集体上书,以刘瑾误国为由请求武宗诛杀八虎。
武宗震怒,对刘瑾说:“他们是冲着朕来的!”
刘瑾则献策:“陛下可暂避锋芒,让他们辞官。”
武宗随即下旨:“刘健、谢迁老迈,请致仕。”
两位内阁首辅被迫离职,次辅李东阳因态度温和得以留任,文官集团首次遭遇重创。】
【他们显然是没想到,朱厚照会如此的强硬,直接就以此来铲除了大量的文臣!】
【明武宗的目的其实也是非常的简单,其实就是要开创新的朝廷!】
【但其实这时候的明武宗也陷入了文官集团的陷阱里,自从住进豹房,文臣们便似找到了可乘之机,对朱厚照的名声展开了铺天盖地的攻讦。
【有人说,皇帝将成群美女掳入豹房,不论对方愿与不愿,只要是被他看中的,无论是未出阁的姑娘,还是已嫁人的妇女,都难逃魔掌。是以,许多女子一听见“豹房”二字,便吓得脸色大变,直呼可怖。】
【更有甚者称,正德皇帝为寻日常乐子,会将豹子与女子关在同一空间,任其相互对峙,场面惨不忍睹,被渲染得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