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
晨光熹微,东方的天际,刚泛起鱼肚白。
宫门前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等候早朝的文武百官。
青石板的路上,脚步声窸窣,各色朝服在朦胧晨光中,交织成流动的画卷。
官员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处,压低嗓音交谈着。
沈逸昭的轿子,刚在宫门前停下,就立刻引起了注意。
他今日穿着一身,崭新的钦差官服,深青色缎面上,绣着银线云纹,腰束玉带,头戴乌纱,衬得身姿越发挺拔。
这才刚下轿,就听到一声热情的招呼。
“沈大人,恭喜凯旋!”
礼部侍郎王大人,第一个迎上来,圆脸上堆满笑容,拱手作揖道。
“您这次去可是一个多月,听说江北之事办得漂亮!”
“那些灾民都安置妥当了?”
沈逸昭拱手还礼,唇角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王大人谬赞,都是分内之事罢了。”
“托陛下洪福,江北灾情已经稳定。”
话音未落,又一个穿着绯袍的官员挤过来,激动得声音发颤:“沈大人!”
“您真是华佗再世啊,上次给下官开的那个方子,简直神了!”
他四下张望后,就压低着声音说道:“这一个月来,我和我家娘子……好得很,好得很啊!”
“这么多年了,都没这么……这么和谐过!”
周围几个官员闻言,都会意地笑起来,纷纷附和:
“是啊,沈大人的医术当真了得!”
“我那老寒腿,扎了几针就好多了,现在上下楼梯,都不用人扶了!”
“还有我家老母亲的咳疾,吃了沈大人开的方子,夜里都能睡个整觉了!”
“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喝了沈大人配的醒神汤,如今读书都专注多了!”
沈逸昭笑着拱手,目光在众人面上,接连的扫过:“各位同僚过奖了。”
“医者仁心,都是分内之事,以后若还有什么不适,尽管来寻我。”
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对了,我在东市开了家‘清凉坊’,专卖各种冰食。”
“这几日开业,全场八折,各位下朝后,不妨去尝尝消消暑气。”
众人顿时哗然。
议论声此起彼伏。
“原来那家冰铺,是沈大人开的,我就说哪来这么多冰!”
“昨日我家小子还吵着,要去买那个……叫什么来着,冰淇淋?”
“今日下朝定要去捧场,这大热天的,吃碗冰粥最是舒坦!”
沈逸昭含笑应酬,目光却在人群中细细搜索。
奇怪,他那便宜老丈人,今日居然不在?
按说这等大事,他不可能缺席。
莫非又在暗中谋划着什么?
就在这时。
“吱呀!”一声。
宫门缓缓开启,司礼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晨雾。
“上朝!”
文武百官们,立即整肃衣冠,按照品级列队,鱼贯而入。
沈逸昭的位置在中段,前后都是相熟的官员,不时有人向他,投来善意的目光。
正华殿内。
金龙盘柱,香炉青烟袅袅。
皇帝高坐龙椅,冕旒下的面色,平静如水,看不出喜怒。
百官分列两侧,殿内静得能听见,烛火噼啪作响。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司礼太监拉长嗓音,在殿内回荡。
沈逸昭出列行礼,声音清朗,道:“启奏陛下,臣前往江北公干归来,幸不辱命。”
“如今灾民均已安置,漕运已然畅通,这是详细奏报。”
说着呈上一本,厚厚的奏折。
太监迅速接过奏折,呈上御案。
皇帝微微颔首,翻阅片刻,道:“沈爱卿辛苦了。”
“江北灾情得以平息,灾民得以安置,爱卿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