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锦州安抚军心,两手空空肯定是不行的。
要么带兵,要么带官职,要么带钱,终归要占一样。
前两样,陈子履都变不出来,唯有多带一点钱。
然而他主政贵县一年多,一直没有时间敛财,手头非常拮据。挪用二千两老幼银,已经是舔着老脸,将腾挪术用到了极限。
有人慷慨解囊三千两,自然比只带二千两,强得太多。
于是,陈子履装模作样地推辞了几句,赞了一句“阁老高风亮节”,便老老实实收下。
又拿起那两把燧发短枪,细细把玩了一番。
只见铳身花纹极其精美,木制手柄温润如玉,拿起来重量适中,手感一流。
扣动扳机的一瞬间,簧片带动燧石,击打出绚丽的火花。连续重复几次,火花依旧稳定,可见质量上乘。
最难得铳身很短,藏在长袍枪方便十倍。
这样的遂发枪,应该是公侯贵族的防身之物,哪怕在欧罗巴,也不容易找得到。
每一把的售价,最少几十,上百个金币,堪称价值连城。
“果然是好铳,”陈子履由衷赞了一句,拱手称谢,“阁老大义割爱,子履不胜感激。”
“正所谓宝剑赠英雄,好铳赠勇士,它们给你防身,比留在老夫身边有用百倍。”
徐光启拍了拍陈子履的肩膀,又道:“在锦州好好干,朝堂的事,你不用担心,老夫替你斡旋……”
-----------------
第二日凌晨,陈子履带上一个长随,十个卫士,还有五千两银子,离开了京城。
一行十二人,二十四匹马,沿着官道,一路策马飞驰。
每到一个驿站,就拿出兵部堪合,将疲马换成好马,继续赶路。一天下来,每个人都是满脸尘土,灰头土脸。
他们日行三百里,仅仅花了两天半功夫,便抵达六百里外的山海关。
成友德等卫士是小地方人,哪里见过如此雄壮的关城,只看一眼,便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连绵二十里的城墙,一头连着高耸的燕山,一头插入茫茫的大海,真不愧是天下第一雄关。
晚上休息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纷纷议论,大明有如此等雄关在手,鞑子不可能打得进来。
又向陈子履抱怨,连续两天策马赶路,大腿磨破了皮,生疼生疼的。
反正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都不急,大家又何必那么赶。
“就是因为太长了,所以才不好守。你们没听说过,大城比小城难守得多吗?”
陈子履有意栽培帮手,于是一有空,便教卫士们识字,顺便讲些兵法。
见众人不信,还在纸上画出了北直隶长城的地图,标出了界岭口、冷口、马兰峪等一连串关隘。
又指着喜峰口的位置,肃然告诉大家,两年前,鞑子就是从那里破关的。
这正是城太长,就容易被攻破的绝佳证明。
别看山海关把两头都堵得严实,实则附近的山里,有很多适合绕道的小径。山海关只能挡住大部队,却挡不住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