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孙元化之外,在场所有人都有点迷茫。
因为城池是朝廷的城池,军队是朝廷的军队,火器局是朝廷的火器局。
把朝廷换成皇帝,也未尝不可。反正头上都带着一个官字,就是一家人。
既然是一家人,那就不分彼此。
火器局的开销,理所当然由官府来出;造出来的火器,理所当然交给官军使用。
大家甚至认为,莱州火器局就是兵备道的下属衙门。
兵备道调钱粮给火器局,那叫拨款,怎么能叫采买呢?
如果兵备道衙门不付钱,又该找谁打官司呢?
莱州府衙吗?
一时间,所有人都转不过弯来,以至于一万五千两的经费,都显得没那么诱人了——能拿得到手,才是钱。
陈子履早知道会这样,于是拿平天山银矿为例,讲起火器局的利益划分。
一部分钱留给局里,用于采办原料、增加器械,或者给工头、工匠们发工钱奖赏。
最后剩下的钱才是利润,上缴府衙,抚衙,或者国库内库。
总而言之,官办商号就是一个商号,和普通商号是一样的。
只是现在的股东,恰好是官府罢了。
陈子履道:“本宪已写好题本,奏请将火器局设为官办商号,按商号的规矩办。”
接着,他从题本里挑一些章节,细细解释。
兵备道衙门不是股东,当然要给钱。当然,即便是股东,也要给钱。
大家愈发听得云里雾里,不明白这样做,有什么用处。
如果没有用处,岂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朱万年第一个举手,问道:“敢问兵宪,既然朝廷是股东,和官府衙门有何分别?如果是商号,造出来的东西,别人可以买吗?比方说……比方说……”
“比方说东江镇,或者宁远团练镇,或者锦州前锋镇。往后咱们还可以造一些火铳,卖给堡寨自卫,也未尝不可。”
陈子履知道朱万年不敢提的买家,是朝鲜、叛军或者鞑子,于是主动接过话茬。
其实在他心里,如果朝廷同意,可以高价卖一些震天雷给朝鲜,再从朝鲜买一些济州马回来。
如果五颗震天雷能换一匹战马,还是很划算的。
这样朝鲜就有了对抗后金的底气,大明也因此获得一些战马,用来组建骑兵。
只是还有很多工匠在场,不方便透露国策。
陈子履拿出一份单子,读了起来。
所有人都从初级工匠做起,月银一两。
就像平天山银场一样,分为十几个级别,逐步晋升。级别越高,月银越多。
赏银则按多造的东西算,造得越多,赏银越多。
又道:“除了莱州火器局,往后还会有登州火器局,甚至胶州火器局。莱州火器局干好了,就发的起赏钱,大家就能吃香喝辣。没干好,大家一起穷困潦倒,甚至歇业倒闭。以后会怎样,就看大家了。”
一席话解开了不少疑惑,却增加了更多疑惑。
不过有一点匠头们听懂了,那就是按商号的规矩办事,和丝织坊、砖瓦窑是一样的。
多干多得,不干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