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履难道不知道,谢升正为返京造势。抬举谢陛,就等于助谢升一臂之力吗?
这陈子履左右逢源,到底是哪边的,是不是在耍我呀?
温体仁感到一股莫名的威胁,非常大的威胁。
陈子履此子深不可测,必须特别关注,严加防范。
其他几个阁臣、部臣看了,亦不禁在心里嘀咕:陈子履一个人把事情全办了,让人还怎么说话。
众人传阅完毕,互相看了一眼,齐齐拜倒:“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朱由检享受着这份荣耀,然后大手一挥:“登莱巡抚一职,不用议了。非陈子履不足以担此重任。”
-----------------
朝廷的回复异常迅速,才过了不到五天,便由谢三亲自护送圣旨,八百里加急送到莱州。
其他人的功劳慢慢议,主帅的奖赏却是下来了。
陈子履以三战连捷之功,荣任登莱巡抚之职,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加太子少保殊荣,赐尚方宝剑。
崇祯皇帝要求陈子履切莫懈怠,应节制全镇兵马,尽快收复登州重镇,克尽全功。
陈子履高呼万岁,打点了传旨太监,接过任命敕书细看。
只见职权一项写着:
巡抚登、莱、青三府,专辖沿海屯卫,提督东江及辽南四卫军务,备兵平叛援辽。
这份敕书相当不简单。
东江镇及辽南四卫就算了,向来由登莱巡抚节制,和之前没什么两样。
独独青州府来属,却与孙元化时期大不相同。
要知道,山东全省只有六个府,每个府都大得惊人,不是区区浔州府能比的。
随便拿出一个府,都有二三十万在册男丁,百万以上人口,超过二十万两赋税,堪比半个广西。
或许皇帝觉得登莱二府残破,需要青州府接济,才这样安排。
也不知道山东巡抚心里什么想法,会不会暗中骂娘。
另外在军事方面,用上了“提督军务”,与之前的“赞理军务”,又有较大不同。
所谓赞理,是与总兵官计议行事的意思。
辖下总兵官(主要是东江镇)之所以听话,主要忌惮巡抚的监察弹劾之权。
两边实在不对付,那就在朝堂上打官司,谁赢听谁的。
而提督军务是督率、统辖的意思,一般在总督,或者重要巡抚的敕书上才有。
带上这两个字,说出去的话就是军令,武将必须无条件服从。
总而言之,陈子履拿到这份敕书,可称得上封疆大吏,一方重臣了。
然而,在场文臣武将都不觉得奇怪。
三战歼敌六万余人,非但活捉李贼,还把孔、耿二贼打成丧家之犬,这是什么功劳?说一句滔天之功,都不过分。
以陈兵宪,哦不,陈抚台之能,巡抚山东都绰绰有余,更何况巡抚登莱。
孙二弟则在心里暗暗嘀咕,皇帝也忒小气了,怎么也来个太子少师,甚至太子太保吧。
隔壁的黄龙早前就是太子太保,过几天还得升,有点压不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