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这边。
陈子履把庶务交给陈子龙之后,一下子轻松了很多,终于有功夫关注朝局,整肃吏治。
与青州知府汪乔年、海右道杨作楫,以及朱万年分头密谈,很快达成了默契。
接着直上弹劾奏折,撸掉了几个尸位素餐的昏官,换上了精明强干的人选。
这招杀鸡儆猴非常有效,登莱官场风气顿时为之一正,底下百姓无不称颂。
只剩收复登州城,整肃东江镇,整个登莱便可以安定了。
这日,陈子履在书房看完最新塘报,不禁感慨万分。
原来在过去的半年里,大明官场又发生了很多变化。
最重要一项,便是蓟辽重新划分了辖区。
朝廷答应了孙承宗的请辞,由弟子傅宗龙接任蓟辽总督,总领蓟辽防务。
杨嗣昌几次三番上书,愿以官身替他父亲赎罪,终于打动了崇祯皇帝。
崇祯肯定这样想的:
杨嗣昌如此孝顺,肯定是德行高洁的人才,于是晋升其为山永巡抚。
于是整个蓟辽变成了三块:
傅宗龙总领全局,专理密云;杨嗣昌专理山海关-永平;丘禾嘉则专理关外。
孙二弟在旁瞄了几眼,顿感气愤难平。
东家在莱州连打三场大捷,费了老鼻子劲,才从兵备道升任巡抚。
杨嗣昌那厮有什么功绩?
就靠三封请罪书,也好意思齐头并进?
陈子履却见怪不怪,大明那么多督抚,不见得人人都有军功。
皇帝信任你,就让你上。皇帝看你不顺眼,就把你换掉,这就是君恩出于上。
最近洪承畴在陕西剿匪得力,朱燮元稳住了云南,郑芝龙又深入江西,剿灭了钟凌秀叛军。
全国局势一片大好,崇祯心里高兴,便提拔了杨嗣昌,没什么好奇怪的。
正和孙二弟打趣呢,方以智就带着本子来了。
原来答应接手之后,方以智冥思苦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了一套完整的方略。
首先,他建议在巡抚衙门里,增设一个临时司局。
名义随便,不过得有一个小小的权力,比方说复核路引、商引,方便监视登莱青的商业往来。
同时有一个班房在,也好掩人耳目。
招募人手,暗中调查,亦或收买暗桩,都比较方便。
其次,方以智觉得贾辉的身份很完美。
无论走私贩子,还是潜在的细作,都会想办法接近和拉拢他。
不善加利用,那就太可惜了。
方以智建议陈子履,尽早与贾辉摊牌,以免自家亲戚越陷越深,还会错过有用的情报。
第三条,暗中物色几个本地商号,借着壳子参与走私,和各路人马打成一片。
在方以智的计划里,这三点不是分头行事,而是互相配合。
比方说在核查商引的时候,要严苛一些,对已经收服的商号,则故意放松。
一来二去,大家便都知道想要方便行事,只能找那几家商号合作。
贾辉再拿上两成干股,那就像个十足十,没人会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