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岛本就适宜养马,太祖年间,一年进贡上千匹呢。”
林杰带回来二十几匹马,陈子履走出山洞,左摸摸、右看看,细细端详。
这里的水草确实丰美,马匹吃得很肥。
不过岛上没有马种流入,长期近亲繁殖,比蒙古马略矮一点点。
“有马就能走得更远了。明天开始扩大搜索,打探方圆八十里敌情。”
“已经去了。”
林杰说起买马的经过,又是一阵眉飞色舞。
原来,那个村落全是官营奴婢,专为李朝养马,每年要上缴五匹战马,十五匹挽马。
养死一匹马,献上马肉,赔三两银子。
如果连马肉都没有,则需要赔偿五两,否则就要挨板子。
这会儿林杰去买,或八两一匹,或十两一匹,乐得那些村民合不拢嘴。
林杰兴奋道:“十两一匹上等战马,可真便宜啊。我听说边关买蒙古马,近年都十五、二十两了。”
“要不怎么会有人走私。”
陈子履抚摸着马头,对“十两很便宜”的说法有点不以为然。
要知道在大同等地,蒙古马买来就能骑,哪怕跋涉几百里,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济州马则完全不同,需要用船转运,才能为大明所用。
且不说遇到风浪尸骨无存,单说往返运费,就是一项损耗。
以十两一匹大量贩卖,恐怕会亏到连裤衩都不剩。
不过……
倘若专供登州使用,便可减少转运路途。
增加往返次数,摊平开支,倒比去边关买马便宜一些。再压压马价,就节省更多了。
况且这里水草丰美,一年千来匹,两三年就能组建一营骑兵。
比起时有时无的蒙古马,又稳定太多了。
李九成为什么反叛来着,带着银子没买到马,担心获罪嘛。
想到这里,陈子履不禁动起了心思,默默算了起来。
“一匹马四年出栏,一万匹存栏,每年至少供应两千匹。嗯,应该引进西洋大马育种,再打掉走私……每年两千匹,很不少啊。”
正喃喃自语呢,又有两员哨探飞马返回禀报。
“禀少保,不好了。据说南边的大静县,被一伙匪兵攻破了。还有人说,岛东来了一大群红毛鬼子。”
“竟有此事!”
陈子履大感惊讶。
他早就猜到,叛军会在更靠南一点的地方登陆。
不过他万万没想到,叛军会那么快恢复元气,并且攻下了一个县城。
还有红毛鬼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莫非一阵飓风,竟把佛郎机人刮来了?
于是询问哨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哨探细细回禀,他们买到马匹之后,立即前往更远的地方打探。
到了一条大路,只见前往州城的难民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