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华娱10:开辟内卷新赛道! > 第150章 文化壁垒,实景拍摄

第150章 文化壁垒,实景拍摄(1 / 2)

“苏总,你说文化输出这条路要怎么走才能走的通?走的长远。”

王总想了很长时间,权衡利弊之后才说出了这番话。

他的背景确实很硬,但随着万达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发现有时候自己的背景不能解决任何事情。

作为一个能白手起家将万达集团做到如今规模的人,王总绝对不是目光短浅之人,他想的比起很多人都要远。

房地产的行业前景确实很好,但是总有饱和的那一天。

正是因为早早意识到这一点,王总才会特别积极的带领万达进军其他行业,在国内做还够,还要做到在国际上小有声望才可以。

不想被当成肥羊来杀就要有不能被杀的理由。

只有能在一方面代表一个国家在国外的脸面,让某些人投鼠忌器,让某些人在特定时间会站出来保人,这才是王总想要的结果。

房地产行业的可替代性太强了。

比如说一直不声不响的保利集团,他们近几年也在进军房地产行业,迟早会成为可替代万达的存在。

而且保利是国企,更能让上面放心。

“很难,并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也不是一家能做到的。”

苏君抿了一口茶,他知道王总想要做的事,只不过想要实现确实太难了,或者说基本没有可能。

“不是我个人比较悲观,而是文化输出这件事太困难了,金乌影业和土豆网都没有进军欧美市场的打算,”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好莱坞大片逐渐打压下去,保住国内市场,缓慢辐射亚洲市场才是正道。”

苏君抬头对上王总深邃的双眸,声音低沉了几分。

“想要进行文化输出就要先打破文化壁垒。”

“既然是壁垒,那就说明其他国家和文化不愿意接受我们,没有更为强大的后盾支撑,壁垒就是我们的终点。”

“所谓文化,始终和政治挂钩。”

“不要小瞧了其他人,有时候钱无法做到任何事。”

其实苏君并没有说的太深,文化输出只不过是万达王总的一厢情愿而已,政治因素不过是最基本的因素,还有很多的浅层表面因素。

此时的全球电影市场被好莱坞电影占据主导地位。

好莱坞凭借强大的制作能力、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广泛的发行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文化霸权。

例如,每年仅允许34部外国大型影片通过配额制度进入美国市场,这极大地压缩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空间。

同时,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如欧洲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亚洲电影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国际市场上都有一定的份额,中国影视在海外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二就是文化差异较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中国影视在海外传播时面临文化折扣问题。

中国影视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对于海外观众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比如中国的武侠文化,其背后所蕴含的侠义精神、江湖规矩等,海外观众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

此外,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可能不符合海外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观影偏好,导致中国影视在海外市场的传播效果受到影响。

还有一点就是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就拿今年来说吧,中国电影产量虽多,但质量良莠不齐。

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电影在制作上投入不足,导致画面质量、特效水平等技术层面不过关,难以与国际大片相媲美。

另一方面就是一些影视作品在内容上缺乏深度和创新性,剧情老套,人物形象单薄,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且,中国影视行业的商业化趋势明显,部分创作者为了追求票房和收视率,过于注重商业元素,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表达,使得作品缺乏文化底蕴,难以在国际市场上长久立足。

电影都是需要营销的,中国影视在国际营销方面相对薄弱。

此时的中国电影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推广渠道有限,缺乏专业的国际营销团队和营销策略。

对于国际电影节、影展等重要的推广平台利用不够充分,很多优秀的中国电影没有机会在这些平台上展示,从而错失了国际关注和发行机会。

此外,在电影的海外宣传物料制作、媒体宣传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无法有效地向海外观众传达影片的特色和亮点。

文化输出需要既懂影视创作又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当下的中国影视行业这类人才较为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