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合院的时候还嫌条件不够好,等真到了这农村,何保国才发觉四合院那条件其实已经算挺不错的了。
啥事儿都得靠对比才能显出来。
说真的,要不是穿越到这个时代,他简直没法想象这年代的农村是啥样。
真让他在这个村子里长期生活,他觉得自己肯定受不了。
秦淮茹一家对何保国都特别满意。
虽说他年纪稍微大了点,但瞅着还不到三十岁,模样一点儿都不显老。
最关键的是他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光是彩礼就给了五十块,这事儿要是传出去,村里非得炸开锅不可。
而且何保国是城里的大厨,还有辆自行车,就因为这,秦淮茹家成了全村人都羡慕的对象。
秦淮茹一家这次可是风光无限。
要是因为嫌何保国年纪大就拒绝他,村里可有好多人排着队等着呢!
明天准备准备,后天就请村里的一些人吃油泼面。
让“家里人”喝口酒,吃口肉,这就算何保国和秦淮茹正式结婚了。
等回到四合院,肯定还得再办一场酒席。
另外,何保国也会找个时间和秦淮茹去把结婚证领了。
第二天。
吃完早饭,何保国就骑上自行车,秦淮茹坐在后座上。
今天的早饭还是秦淮茹做的,就熬了一大锅粥,还特意煮了个鸡蛋给何保国吃。
秦家沟离县城有十几里路,路况也不好,要是走着去得花不少时间,不过有辆自行车就快多了。
到了县城,放眼望去,县城可比秦家沟大多了。
当然,跟四九城比起来肯定还是没法比的。
到了县城,何保国就找了个由头把秦淮茹支开了。
秦淮茹一直黏在身边,他也不好把空间里的东西拿出来。
明天可是要请不少人吃油泼面呢,碗筷让村里人自己带,桌子凳子得找几户人家借一下。
而要筹备的东西可真不少。
秦淮茹心里都没底,不确定到了县城能不能把需要的东西都买全乎了。
但何保国却一点儿都不发愁,他支开秦淮茹后,从空间里拿出一些东西,再在县城里买上一些,所需的东西就基本都凑齐了。
等两人再次碰头,秦淮茹发现自己没买到多少东西,却瞧见何保国推着的自行车上堆了不少。
这让秦淮茹惊讶得合不拢嘴。
县城就这么大点儿地方,分开也没多长时间,何保国的自行车上就多了这么多东西。
这是从哪儿买的呀?
秦淮茹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不停地追问。
何保国本想随便找个理由糊弄过去,可这次却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就算何保国有钱,愿意出高价买,也得有人愿意卖才行啊。
那些紧俏的物资,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何保国费了好大劲儿都没能把秦淮茹糊弄过去,只好赶紧岔开话题。
聊起了秦淮茹家里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秦淮茹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转移了,不再好奇何保国是怎么买到那么多紧俏物资的,而是开始说起她家的情况。
本村的亲戚、邻村的亲戚,还有一些远房亲戚,关系乱得像一团麻。
该买的东西也都买好了,接下来两人就在县城里闲逛起来。
就因为那辆自行车,还有自行车上放着的一大袋子东西,他们走到哪儿,都引得旁人纷纷回头,回头率绝对是百分之百。
哪怕是在县城,大家的反应也和村里人没啥两样。
何保国这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一辆自行车带来的“轰动效应”。
毕竟现在才1952年,就算是在城里,能拥有一辆自行车都特别风光,更别说是在小县城和穷山沟里了,实在是太扎眼了。
何保国这一路上,收获了不少羡慕嫉妒的眼神。
秦淮茹也不是经常来县城,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次。
以前她一直觉得县城挺大的,可自从去过四九城之后,再看这县城,就觉得它小得可怜。
两人在县城逛了一会儿,就准备回村了。
回村的路上,他们看到路边的苞米地,苞米都是刚种下去不久。
一些田埂上还堆着草垛。
见周围没人,何保国就停下自行车,拉着秦淮茹……
……
回到村子,秦淮茹家的厨房里飘出了炖鸡肉的诱人香气。
今天,秦母把家里养的一只老母鸡给宰了。
秦淮茹家里养了些鸡和鸭,其中老母鸡数量不多,平时都是留着生蛋的。
但为了让何保国能吃上一顿丰盛的,秦顺才和媳妇儿商量后,决定杀了这只老母鸡。
老母鸡被分成了两半,一半用来红烧,另一半则炖成了汤。
秦淮茹的两个弟弟都凑在厨房的灶台边,小的那个已经馋得直咽口水了。
等何保国和秦淮茹一进门,秦母已经把饭菜都准备妥当了。
主食是棒子面做的窝头,这在秦家沟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至于那种二合面做的馒头,在村里可就显得太奢侈了。
所以,当何保国提出要请村里不少人吃油泼面时,秦顺才也觉得这太铺张了。
不过,转念一想,何保国可是城里的大厨,不能让人家看扁了!
在秦家沟,结婚请人吃碗油泼面已经算是很奢侈的了,但要是放在四合院那样的地方,可能就显得不够档次了。
毕竟结婚是人生大事,何保国也不是个小气的人。
其实,别说是请村里人吃油泼面了,就算是请他们吃红烧肉,何保国也有这个能力,但他怕太张扬了会吓到人,也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还是决定低调行事。
何保国觉得自己已经够低调了,但实际上在村里人眼里,这已经是很高调的举动了。
秦母看到女儿从县城回来了,就问她东西买齐了没有。
毕竟明天要请不少人吃饭,大概能凑成三桌,每人一碗油泼面,数量可不少。
要是县城买的不够,那还得再想办法。
“都买齐了。”秦淮茹笑着回答。
她看了一眼何保国,就想起之前回来的路上,两人在田埂草垛边的情景,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
对于秦家宰了那只老母鸡,何保国心里并没泛起多大波澜。有他这么出色的女婿,秦家要是还显得抠抠搜搜,那可真说不过去了。
啃着鸡肉,何保国觉得味道实在一般。
一来是调料放得少,二来秦母的厨艺确实不咋地。
他把两个鸡腿,分别夹给了秦淮茹的两个弟弟。
一顿饭吃完,秦淮茹便领着何保国在村里村外四处逛逛。
……
秦家把自家的桌椅搬到院子里,又向左邻右舍借了些,勉强凑出了三桌。
秦母和两位大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
来吃饭的人,都自己带着碗筷。
听说能吃上油泼面,大家都乐开了花。
毕竟,这可是难得的细粮,还有油水呢。
看着众人吃完油泼面后那兴奋劲儿,何保国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不过,就算是在四合院里,能吃上油泼面也算不错了,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大家这么激动也在情理之中。
没过多久,热气腾腾的油泼面就出锅了。
大家带来的都是大碗,要是装满满一碗,面肯定不够,所以都只装了大半碗,即便如此,大家也都心满意足了。
秦顺才两口子虽然笑容满面,但心里可是疼得要命。
这次可是用了不少细粮和辣油呢。
何保国也大口大口地吃着,正好他也饿了,吃完这油泼面,感觉浑身都有劲了。
吃完油泼面,家里人便开始吃肉、喝酒。
一直折腾到很晚,客人们才陆续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