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饿着呢,吃个红薯又怎么了?我看你就是存心要饿死我。”
边啃着红薯,贾张氏边骂骂咧咧。
正在贾张氏骂的起劲时,老太太的拐杖就打在了她身上。。
王主任脸色不太好的从贾家走出。
贾张氏回了四合院就不肯下乡了,这也算南锣鼓巷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身为街道办主任,王主任当然不能不管
然而,来找贾张氏好说歹说,贾张氏不是装傻充愣,就是装病,就差装死了。
可以说,贾张氏彻底就~不要脸了。
与此同时,不仅四合院里不少人对贾张氏指指点点,院外也有不少人说三道四。
反正没人说贾张氏的好话就对了。
但贾张氏却不管院里院外的人如何说她。
对贾张氏来说,别人说她几句没什么,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能吃饱,这才哪到哪?很多都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
但老易可不愿意养着贾张氏,就是贾东旭两口子也不愿意养着贾张氏。
如此一来,哪怕贾张氏她不要脸,撒泼打滚,也吃不饱。
当然,每天也能有点吃的,饿死是不至于。
另外,贾张氏她能吃到的也都是粗粮,菜就是大白菜或咸菜萝卜。油水几乎没有。
更别说是肉菜了。
但这比起贾张氏在农村已经是好多了。至于贾家别的人,伙食就好多了。
这让贾张氏怨气可不小。
话说回来,这年代还是热心肠的多,哪怕贾张氏的名声差,但街道还是有人同情她了。转眼,贾张氏回到四合院也好几天了。
今天中午,老易和贾东旭都是在厂里吃。
贾张氏她就吃了1个高粱窝头。
从她回到四合院开始,就没吃饱过。
1个高粱窝头当然吃不饱,让她敞开了吃,她就是吃10个窝头都可以。
肚子还饿着,贾张氏口中骂骂咧咧。
几天来,贾张氏可没少骂。
来到院外走走,贾张氏遇上了91号院的朱大妈。
朱大妈比贾张氏大了1岁。
如今,整个南锣鼓巷同情贾张氏的不多,朱大妈就是一个。
而贾张氏也和朱大妈比较聊得来。
只不过,朱大妈家里也不容易,就没接济贾张氏一点粮,毕竟自己家都不够吃,接济别人干啥?再说了,既不是亲戚,也不是一个院的邻居。
说一个街道都不太准确,毕竟贾张氏其实应该在农村种田才对。但种田也不是简单的。
朱大妈看着贾张氏,贾张氏不愿意下乡,是怕种田?种田苦是真的苦。
那么,贾张氏怕种田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可贾张氏天天抱怨,可见老伴对她不好,儿子儿媳也都对她不好。
虽然有点同情贾张氏,但朱大妈也听说过贾张氏的不少‘事迹’,知道贾张氏或多或少有些咎由自取。
“张妹子,你这也不行,每天纳鞋底也挣不到什么钱,要说我你不如捡垃圾。”朱大妈给贾张氏出主意,却也是为贾张氏好。
“捡垃圾?”贾张氏脸色就不怎么好了,让她去捡垃圾,她可真是谢谢了。
看贾张氏的面色,她有句话想说。
“觉得捡垃圾丢份?说了你还别不信,捡垃圾可挣钱了,就像解放前的掏粪工,虽然不体面,但挣的真不少。”朱大妈笑着说。
贾张氏愣住了,她想起了以前在轧钢厂当掏粪工的日子,当时有工资,但她偷粪卖却赚了更多。
干过掏粪工,她当然清楚有多赚钱。这么看来,捡垃圾没准...
一时间,贾张氏她有些心动了,觉得可以试试。
回农村肯定饿死,死皮赖脸的留在四合院,顶多也就饿不死,却吃不饱,更吃不到好的。若是捡垃圾能赚到钱,也算自食其力了。
最重要的是,有了钱,每天大鱼大肉吃撑都可以。忽然,贾张氏眼一转。
捡垃圾赚多赚少先不说,至少是不体面。
她沦落到捡垃圾,老易,还有东旭和马荷花,就没点压力?
并且,肯定更多人同情她。
如果再赚到不少钱,就说挣不到什么钱,都不够养活她自己。可就一举多得了
越想,他就越觉得可行。
“唉,我都快饿死了,哪还管什么丢份不丢份。”贾张氏这也并非完全是装的,她说起来就心酸。
老易不养她,这可以理解,毕竟她骗惨老易了,换了是她被这么骗,也肯定恨死了,虽然都说老易是个老好人,但还指望老易能以德报怨?
但儿子儿媳竟然都不孝,这就让她伤心了。
老贾走的早,她辛苦把儿子拉扯大,结果却养了个白眼狼啊!
朱大妈满是同情地看着贾张氏。......
找了个破麻袋,贾张氏也就在南锣鼓巷捡起了垃圾。
她一方面是为了赚钱,一方面就是博取同情,所以,也就不在乎什么要脸不要脸了。效果比她想的更好。
南锣鼓巷的不少人都看到她捡垃圾,也就议论了起来。“是95号院易中海的老伴,她捡起垃圾了?”
“易中海可是七级钳工了。”
“她儿子是贾东旭,是二级钳工。”
“她儿媳接不少零活,也能挣不少钱啊!”“听说她在农村差点饿死。”
“回到城里来却捡垃圾了,唉~”
“造孽啊!”
“听说她不是个好人,这是她活该吧!”
“就算以前坏,还能一辈子都坏?我看她改好了。”
捡垃圾是否挣钱还不确定,但同情贾张氏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了。压力也就到了老易,贾东旭和马荷花那了。
而贾张氏也挺会装,边捡垃圾,边装的可怜的样子,腰也佝偻了点。
当别人问起老易,问起贾东旭和马荷花,她是一言不发。
看上去,贾张氏都有点呆呆傻傻了。
中午吃过饭就开始捡垃圾,一直到了傍晚,贾张氏简直都不敢相信。本以为能挣个1毛钱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挣了7毛多。
要知道,她下午就没认真捡垃圾。
如果认真捡垃圾,这一下午肯定能有1元,上午再捡。1天下来,没准能超过2元。
这让她简直就不敢信,捡垃圾竟然这么挣钱?不是亲自捡垃圾,她说什么也不相信。
一时间,她心中也是激动了。
这要是每天挣2元,1个月少说也有60元了。整个南锣鼓巷,有几个人工资能有60元?
只不过,她不是城市户口,没定量,有钱也只能买高价粮。但这比起她在农村种田可是好了太多了。
虽然心中很是激动,但贾张氏却努力控制好情绪,不能表现的太高兴,要表现的可怜,表现的苦,别人问她捡垃圾挣多少,也不能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