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 / 2)

“请的应该是首都、沪上的专家来做的吧”

“不知道是哪位大牛来—”

示教室內,一时间议论声四起,

邓兴德先是一愣,隨后对著陈鈺说道:“老陈,你请了专家还不告诉我们,这可就不厚道了啊。”

陈鈺有些懵!

难道是黄齐私下联繫了某个消化內镜专家想到这里,他急忙对著王海问道:“你们请专家了”

老王同志这会心里都要开了。

多少年了,急诊外科在医院忍辱发展多少年了,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过,只不过他性格摆在那里,哪怕內心早已敲锣打鼓,但脸上依旧是一副稳如老狗的淡定模样。

王海摇了摇头:“没有啊—

孙义涛又拍拍王海的肩膀:“老同学,你去急诊科都学会做內镜了偷偷进修去了吧一会可就看你表演了。”

王海和孙义涛是大学同学,互相也比较熟悉。

按照常理推断,既然不是请专家,就是急诊科內部医生来做,不然也不会由急诊科的年轻医生来匯报病例了。

这就好比带兵打仗,两军交战,先让小兵打头阵试探对方虚实,决胜时刻才由將军带头衝锋,

身先士卒。

这次討论会也是如此,討论阶段先派年轻医生,老医生则是坐镇最后的手术,一锤定音。

可他显然是误会了什么。

王海笑了笑才道:“老了,玩內镜谁玩得过这帮年轻人啊,这次做內镜治疗的是小李。”

说罢,王海看向李西北,稍微有点得意。

孙义涛和邓兴德瞳孔猛然扩大!他们有些怀疑!有些傻眼!有些惊!有些异!还有一点点的难以置信。

是他

没开玩笑

贾从阳则是冷哼一声,努力保持著最后一丝冷静问道:“这个治疗方式虽好,但却有一个致命隱患,阑尾炎容易復发,甚至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阑尾炎!”

贾主任这话无疑又將眾人拉回到现实当中,好似全场最冷静的人就是他了,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找到一些细微的漏洞,然后点出。

几位专家当即反应过来。

好像確实是有这个隱患啊—不过任何治疗方式都有其缺点,这个倒是可以理解。

李西北听后也立即开始解释:“也没有必要太过担心。统计学显示,这种概率並不高!据统计:erat的治癒率高达96.7%,阑尾切除术后甚至也会有阑尾残株炎的发生,我认为这不是问题。”

“那也得由患者做最后的决定,看她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案!”尊重患者意愿是贾从阳打的人文牌,也是他最后一张牌了.

现场议论声四起,有愈演愈烈之势。

眼见底下血气方刚的年轻医生已经成了两股爭执之態,陈鈺在这个时候果断站出来,作最后的会议致辞,打断了大家的爭执。

“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人文社科学,我们在治癒疾病的同时,也要儘量去关注患者的感受,在不违反疾病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儘量满足病患的要求。

我相信大家在今天的病例討论中也学到不少东西,感谢各位主任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同时也希望诸位年轻医生在今后的临床医疗中多实践、多钻研。

今天的討论是专注一个方面深耕,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体现,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让我们今天能够齐聚这里,了解到普外学科的前沿进展,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欠缺的还有很多。

所以我也希望以后这样的会议可以多多开展起来,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最后的手术方案,爭取病人意见后我们会连同手术结果,一同发布在医院官网和公眾號平台上大家有对病例和手术有任何疑问也可以在平台上提出,我们会尽力进行解答。

今天的討论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

听到陈鈺最后的致辞,大家都觉得有些惋惜,有些留恋。

李西北讲得很好,討论很精彩,手术想必也会更加精彩,可討论会在这里不了了之,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完整。

他们都还想著能有现场观摩手术的机会呢!

“那我们还能有现场观看手术的机会吗”现场的年轻医生中,有个男医生站了起来问道。

邓兴德点点头,看向陈鈺笑著提议:“是啊是啊,如果患者那边没什么问题,我们还真是想现场观摩一下手术,让这些孩子见见世面,开开眼界呢!听说你们医院前两天不是刚直播过一场手术”

孙义涛也连忙说道:“邓主任说的是啊,你们医院有如此內镜牛人,你可不能藏著掖著!”

连你们也知道了

陈鈺本想草草结束討论,儘量减少急诊外科造成的影响力,没想到已经为时已晚。

面对两大主任的要求,他只得硬著头皮答应:“如果病人同意,我们会將这次手术进行直播,

届时也会通知各位主任。”

孙义涛摆摆手,对著眾人笑道:“我看不必麻烦,阑尾炎手术本就是急诊手术,相信病人听了如此详细的方案,对於选取何种手术方案已经是心中有数,我们刚好在这里休息片刻,等待最终的结果,这样会议也算圆满嘛。”

陈鈺也附和式的假笑一会儿才道:“两位专家蒞临我院指导手术是我院的荣幸,那就请各位在此休息片刻,手术的事情我们稍后再做安排!”

这话出口,才算將眾人的心给平定下来。

陈鈺吩咐人带来茶点,算是討论结束之后的茶歇时间。

趁著茶歇的时间,眾年轻医生纷纷跑向演讲台,准备拷贝李西北的演示文稿和手术视频,还有不少的医生以想要跟李西北进一步探討手术方式,请教相关问题,请李西北答疑解惑为由,想要加李西北的微信.....

李西北面对如此多医生的簇拥一时间还有些不適应,片刻后便以要为患者准备手术为由,先行离开了会场。

事实上,如果不是李西北想尽力爭取erat术的操作机会,他更愿意把刚才讲演的时间在研究手术学上。

与此同时,他確实还需要亲眼確认唐晴雪选择手术方式,確认自己托黄齐的手术耗材是否都准备妥当。

要想顺利完成erat术,这两项都是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