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演员到位(1 / 2)

捫心自问,李子成有自知之明。

《伐木人》虽然很好,但也到不了开全国研討会的程度。很显然,他和《伐木人》是被树立为典型了。

原因嘛,其实也不难猜。

就是上面的人对现如今甚囂尘上的伤痕文学很不满意。

前世伤痕文学喧囂一时,但很快没落。內在原因是文学流派的发展导致的,但实际上也少不了官方的发力。

要知道老人家可是亲口说的: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毕竟在老一辈革命家的眼中,上山下乡那点事,算什么苦难

再苦能跟建国前相比

即便后来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你们觉著上山下乡受尽了苦难,可你们体验经歷的那点事,却是无数的中国农民世世代代都在过的生活。

本来这个时期没有《伐木人》的,也没有原著的《灵与肉》。放眼文坛,基本都是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这个局面让上面也很无奈,加上一切都在回归正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去做,自然顾不上整顿。

可穿越者的蝴蝶带来了新的变化。

《伐木人》横空出世,给一片批判和反思的文风中注入了不一样的空气,立刻就被树立起来。

借著今年文代会的机会,要用《伐木人》来作为战斗的旗帜、吶喊的號角,提前疏导文坛的风气。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这件事对李子成既有风险,也是机遇。

毕竟他出名了、成功了,就等於堵死了一大堆人的崛起之路,人家能不记恨他吗

机遇自不用说。

小小年纪就有了全国研討会的资格和待遇,在作家群体当中地位直接就攀爬到了最高。

说句不客气的话,等待研討会之后,李子成隨便去哪个刊物工作,都得是责编起步。

什么李拓、张德寧、陈健功、刘昕武、虎牙,都得给他打下手。

这件事至关重要,李子成也不得不上心,开始思索如何入手

“你也不和我俩商量一下,这么大的事张口就来,那可是六万块钱呢。”

回程的车上,李庚终於忍不住了,揪著李子成嘮叨起来。

李家好不容易有点家底,眼瞅著日子好过了。结果李子成这个败家子,一张嘴就把六万块钱出去了。

光是想想,李庚就几乎心绞痛发作。

李子成却美滋滋的。

“爸,那可是贝公馆和绿房子。”

“那又怎么了两座破房子,不能吃、不能住的。听你舅舅说,每年光维护都是一大笔费用,有那钱干什么不好”

哎,代沟严重啊!

李子成乾脆找上贝聿成。

“妈,等舅舅那边拿回了贝公馆,咱们马上就付钱过户,千万不能等。”

贝聿成却笑眯眯的,显然对李子成的做法很是赞同。

“臭小子,你这个便宜占大了。也不知道將来你舅舅啊,该后悔成什么样呢”

李庚听出来了,十分紧张。

“我说,你该不会陪著这小子胡闹吧”

贝聿成给了他一个白眼。

“你知不知道当初叔祖建造贝公馆和绿房子,了多少钱”

李庚自然是懵逼的,只有摇头的份。

贝聿成嘆息一声,甚至忍不住揉了揉李子成的脑袋。

“绿房子我也不大清楚,但是贝公馆……当初叔祖建造的时候,足足了十五万大洋。要不是如今阿哥他们怕了,不敢留在手里,怎么也轮不到这小子。”

李庚有些晕了。

他虽然不知道民国时期的十五万大洋值多少钱,但也感觉到那是一笔天价巨款。

“这么说……这小子做对了”

贝聿成却没有回答,反而看向李子成,目光里满是探究。

“你真的觉著,政策什么的都不会变了”

显然,她也跟贝焕璋等人一样,担心特殊时期还会回来。

李子成面对自己的家人,当然不会隱瞒。

“妈,放心吧,好日子在后面呢。”

经歷了这么多事,李庚和贝聿成已经没法將他当成小孩子看待了。毕竟李子成做的一些事,连他们也看不明白,但换来的结果却很惊人。

六万块钱固然很多,但换来贝公馆和绿房子,那已经不是划算的问题了。

李家三人回到上影,剧组这边依旧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让三人高兴的是,朱石茂和陈肖伊到了。

“老茂,你是不是吃胖了”

见面第一句话,朱石茂就遭遇了暴击。

“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太热情了,一个没注意……咳咳……”

李子成很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