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到姜海棠如此年轻就能拿到科技创新奖,又觉得很正常。
“你们几个还不知道吧,海棠同志,可不光是纺织机械方面的专家,而且还是个非常不错的翻译。当初,海棠同志可是在广交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姜海棠来自西北,大家都是知道的,对於西北,他们从骨子里其实是有些看不起的,毕竟那地方是真的落后。
陈老看了一眼几个人,接著说:“海棠同志第一次参加广交会,一个人帮著两个厂子拿下了好几笔大额订单,一举改变了两个厂子面临的窘迫局面。她的外语水平很不错,非常专业,外交能力也不错,也是在广交会上,周副部长慧眼识英才,认为她是难得的人才。”
几个人听著陈老的介绍,看著姜海棠的眼神又有所不同了。
他们几个搞专业还行,但是在別的方面是真的不太行。
“海棠同志,你真是太厉害了,没想到还懂外语。”
姜海棠只是笑著谦虚了几句,就带著眾人朝著出站口走去。
他们在出站口看到了接待单位的牌子。
接待单位安排得井井有条,直接將他们送到了厂招待所。
城化纤厂的招待所是一栋新建的三层小楼,比不上城宾馆气派,但乾净整洁,透著一种务实的气息。
厂里安排了四个房间,陈老单独一间,姜海棠、小何和小橙子一间,另外三位男工程师和小赵干事挤在两间。
姜海棠原本打算自己单独钱再开一间,但厂方工作人员说,单独开一间,她也是一个人住,不如和孩子在一起也方便。
其实,厂方工作人员也很意外,这一次来的这位女同志,不光带著孩子,还带了一个照顾孩子的亲戚一起。
他们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样的情况。
不过,因为一行人里只有姜海棠一个女同志,安排起来也没什么不方便。
姜海棠只能接受了厂方的好意。
放下行李,简单洗漱后,厂方的接待人员就来了。
接待他们的人是一位姓林的副厂长和技术科的刘科长。
寒暄过后,林厂长热情地介绍了厂里的情况和这几天的安排。
“各位专家一路辛苦!我们厂是国家重点引进项目,这套d国设备刚安装调试完毕,正处於试生產阶段,正好需要各位专家给我们把关指导!”林厂长语气热切。
这是一套新机器,听说,国外的有些企业將设备出口的时候,会刻意的將其中部分参数变一下,导致机械设备问题频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请他们来处置,这样又要付出不少的外匯。
要是这一次来的专家们能帮忙处理这个问题就好了,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陈老代表大家和林厂长寒暄客气了几句。
林厂长又说:“陈老,招待所条件简陋,但住在其他地方,离我们厂实在是远,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多包涵。”
“哪里哪里,林厂长太客气了,这住宿条件很不错了。”
“食堂已经准备好了便饭,咱们边吃边聊我们还有很多疑惑要请教。”林厂长显然是知道陈老地位的,因此对陈老说话的时候,十分客气。
晚饭就在厂食堂的小包间里。
饭菜不算丰盛,但很有南方特色,清蒸鱼、白切鸡、炒青菜,还有一盆老火靚汤。
小何细心地先餵饱了小橙子,才自己快速吃了些。
饭桌上,话题自然围绕著引进的设备展开。
林厂长和刘科长介绍著引进的艰辛和试生產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语气中充满了期盼。
陈老作为领队,代表小组说了些鼓励和肯定的话。
在纺织厂干过,姜海棠很清楚知道他们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她听得十分专注,偶尔会用d语確认一下设备型號或专业术语的准確性,让刘科长眼前一亮。
对於这次来了一个女同志,还是带著孩子女同志这件事,厂里其实是有点疑惑和不解的。
国內专家虽然少,但並不至於缺少到必须要让一个还在奶孩子的妇女来吧
不过,对方既然来了,他们还是认真对待,现在听著姜海棠说的这些,才惊讶发现,可能这一行人里,最厉害的就是这位女同志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能理解为什么陈老要带著一个抱著孩子的女同志一起了。
林厂长和刘科长都是聪明人,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之后,对姜海棠的態度也恭敬了许多。
李兴海、张建国、云志浩也分別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了些问题。
气氛融洽而专业。
晚饭即將结束的时候,厂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