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信衡已替她去购置明瓦,她也预备请张木匠等人来建造温室大棚,目前缺的是造温室的地皮和日常养护的人手,这都需要德顺爷帮忙。
叶德顺听完她的想法,比当初听闻她要行医还诧异一百倍,“娃我不明白,大部分瓜果蔬菜都是春种秋收,你咋要在冬天种菜呢,天寒地冻的,能种活吗?”
喻心嘿嘿笑着,和聂鹏生一起,好好给大爷爷讲解一番温室大棚的功能效用,他们已经做过小型实验了,没问题。
作为种植好手,聂鹏生兴奋异常,连连夸赞喻心的眼光和谋略,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大伙就等着发财吧。
“老聂啊,先发财的,可是你们聂家村的人呢,你们十几口子都在喻心的蚕舍领工钱,可不能忘本呐。”叶德顺话中有话,又看一眼喻心。
聂鹏生一下懵住了,只得诺诺道:“是是,忘不了喻心,也忘不了南谷村对我们的帮扶。”
喻心一下就听懂大爷爷话里的意思,她起身郑重的行个礼答道:“大爷爷请放心,喻心绝不会忘记自己是南谷村的人,做事情也时刻在惦记着怎么为村人谋福利,所以今天才和聂伯一起来找您。”
叶德顺扶起她,喻心领悟力强,一点就通。“孩子,不是大爷爷要说这不好听的话,是有不少村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呢,我听到的都驳斥回去了,说喻心是雇佣了聂家村的人,那是因为聂家村本就会养蚕,喻心盖的是蚕舍,所以第一回请的就是他们,但下次喻心要是干别的,肯定请我们自己村的人去。”
喻心很感激叶德顺替她说话,“大爷爷说的是,喻心少不更事,多亏您一力周旋。眼下我便是来请村人们去做事的,聂家村会养蚕,咱村会种田,我现在需要的是种田能手。”
叶德顺喜上眉梢,“如此便好,大家有些活干,能沾你些光,便不会背后嚼你舌根了。”
喻心懂,自古都是笑人无恨人有,还有那句“不患寡而患不均”,都是一样的道理,看见别人有就眼红。
她知道南谷村的人近期对她不怎么满意,虽然她常常义诊只收药草费,虽然她为村里办了学堂,村人本是感激她的,可自从她蚕舍雇佣聂家村的人后,背后说不好听的就有了,甚至嚼舌根嚼到村长这里,要不凭叶德顺的为人,不会明着给她点出来。
她也委屈,南谷村的人不会养蚕,就因为同一个村,我就得雇你们,那亏了本也算你们的吗?
可惜没人会听她讲这样的道理。
总之,有钱就是原罪,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你有钱不分给他,他就看你不爽,古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喻心也懂,要想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总要分些好处给村人们。
她叹口气又想开了,有处事公正的大爷爷在,闹不出大乱子,还是先说正事。
“大爷爷,我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盖温室大棚。然后请种地能手们来帮我打理,和蚕舍的人一样,每人每天十二文工钱。”
“地方好说,咱村里有公地,你象征性的交些费用,没人会说什么,他们只盼着去你那赚工钱呢。”叶德顺笑道,闭眼思索会儿又说道:“你土屋前百十米处不是有一片平地,那里日照充足,大约六亩多,就那吧。”
那片地挺合适,喻心快速计算,这个时候讲究“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根据朝廷发布的度量衡,此时的一尺为32厘米,那一亩就是614平米多点,六亩见方的话是小四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