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心看着吱哇乱叫的俩人,算了,留俩能动弹的把冯美银抬回去吧,这定身符得管用三个时辰呢,把她杵在书园门口有碍观瞻,还会给杜良辉夫子招口舌。
“不给你们用也可以,把她搬上马车拉走,快点。”喻心命令冯钧邈和马车夫。
这俩赶紧爬起来连连答应着,费九牛二虎之力,忍着臭味才把冯美银搬上车,冬日里生搞出了一头大汗,尔后马车夫赶着车走了。
冯钧邈陪着笑,点头哈腰的给喻心打开书院大门。
喻心也不客气,带众人大摇大摆的进去了。
除了送两兄弟上学,喻心还有一事求杜夫子,她想请杜夫子在学子当中推荐两个人,去南谷村的小学堂里教书,她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再就是,她的教学方法比较天马行空,孩子们需要更契合这个年代的教学方法。
找到杜夫子说明来意后,杜夫子沉吟半响,叫来了俩人,杜伍一和张镜诚,并给喻心介绍一番。
这俩人已在书院读书三年,今年都是十八岁,已经出师了,学问都不错,因家中贫困无力支撑他们继续读书考取功名,正发愁没有去处呢,可以去喻心那边教书赚些银钱,然后慢慢考取功名。
喻心明白了,杜夫子虽然嘴上说这俩学问都不错,实际上就属于那种资历不出众的,想考取功名需要付出极大心血的和时间的那种,家里又穷困,供不起他们在书院中熬时光,回乡做个教书先生一边赚钱一边读书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那就他俩吧,南谷村的孩子们都没什么基础,小学堂就相当于现代的小学,这俩人虽然不出众,教一群小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
喻心冲他们行礼,“我那里管住管吃,每年十两银子的工钱,两位可还愿意?”
愿意,他们当然愿意,书院的束修费用是四两银子,吃饭还得交二两,家里这些年都家徒四壁了,他俩要是去了南谷村,不但有的吃有的住,每年还有十两银子赚,这待遇比一般乡村的教书先生高好多,一年就能攒个娶媳妇的本钱,也不用压榨家里了。
杜伍一和张镜诚赶紧还礼,“我们愿意前往南谷村!”
喻心很满意,那就这么定了,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就去南谷村找我吧。
两人连连答应,他们家虽不是南谷村的,却都离得不远,走路去也只需要半天时间,实在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
再次互相还礼后,喻心谢过杜良辉,叮嘱叶子恒和蔡文源几句,便要告辞走人,谁知杜良辉喊住她悄声问道:“喻姑娘,那辣味花生碎还有?我出三两银子买你的!”
喻心掩面而笑,“实在对不住先生,真的没有了,这是我培育的新品种农作物,得等到过年,年前我一定给您送来。”
这话不虚,她的辣椒和番茄苗等已在盆里培育出幼苗,马上就可以移栽进入大棚中,到过年还有小两个月,勉强可以摘下第一批果实。
她已经盘算过了,就算果实不是太成熟,过年也得摘一部分,大不了回头捂一捂催熟。书院这边送一些,悬济堂送一些,陆信衡和亲哥还在卯着劲看第一批送到谁的府邸,她是哪个都得伺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