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你这熟人不靠谱啊!
听到王占山的话,赵睿不由的看向他身侧的男人。
中年模样,虬髯挂颌,一身青布道袍,洗的有些泛白。
“这位是青城派于正南于道长。”
“于道长,他就是赵睿!”
听完王占山的话,于正南略显愁苦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见过赵小哥!贫道稽首了!”
“于道长好!”
赵睿赶忙打了声招呼。
怎么介绍个道士给我认识
莫不是咱们学校要去道观进修
不待他过多疑惑,就听王占山继续说道:“说来于道长一脉与我鸣蝉院渊源甚深,他的师祖算是葛老的再传师侄!”
“师侄”
赵睿一愣,我的辈分,咳咳,葛老的辈分这么高么
早知道,当初就答应葛老了。
咱也去人家山门,当一回小师叔祖!
“于道长这次来,是受葛老的嘱托,有意带你前往青城派静修一段时间。”
“我”
“对,太师叔祖是这般传讯的!”
于道长肃然的稽首施了一礼。
“赵睿,我建议你去,青城山传承久远,你去静修一番,对你以后的武道之路,大有裨益!”
王占山在一旁劝说道。
他可是知道赵睿的脾气,以前自己能压他,现在无论是武力还是身份,好像都有点盖不住了。
上次去峨眉的事,多好啊,既卖了人情,又能加深和峨眉的交往。
这小子一点也不听话,出去就惹……
额,不会是因为自己惩罚的太多,他才不愿出远门的吧!
“我去,什么时候出发”
就在王占山乱想的时候,赵睿已经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这种好事,傻子才不去。
虽然青城名传天下的屁股落雁式不能学,但怎么说都是道教名山,武林名门。
肯定有不少武功可以复制。
“这次怎么这么爽利!”
王占山一愣,随即笑道。
“青城不是咱自家的地盘么,回家有什么好犹豫的。”
赵睿随口说道。
“赵小哥放心就是,青城门下,俱是和善向道之人!”
于道长浮沉一扫,口诵无量天尊!
“教练,我请假的事情”
“我会替你安排,安心静修!”
事情谈妥,当天下午,赵睿就跟着于道长,搭乘快速列车赶去了川省。
没“座“!
青城山也在川省,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赵睿当时都愣住了,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青城山与峨眉山直线距离120公里!
这你受得了么
隔着山头或许就能看到尼姑……
咳咳,阿弥陀佛!
出家人不贪香油钱,不……
上了列车,于道长的装扮十分给力,过路的乘客都不免多看上一眼。
有的虔诚的,竟然还过来施上一礼,口呼无量天尊!
这世道,佛道的影响力远比前世更甚。
像玄慈那种,更加无所畏惧,除了武功比他高的,没人治得了他。
世俗要想约束他,除非一颗原子弹,从天而降,咔嚓一声,降妖除魔!
“你们工资高吧福利怎么样”
赵睿好奇的问道。
于道长上眼皮扯了扯,但还是很认真的说道:“在册道士,月薪12万……有五险两金……”
赵睿:“……”
我就是随便问问!
列车一路向西南疾驰。
几个小时后,抵达了川省省城车站。
二人下了车,自有青城派的专用商务车过来将二人接走。
如此又行驶半天,赵睿这才看到奇秀俊美的青城山。
同峨眉派一样,山下同样有接待宾客的地方。
这里依旧分旅游景区和后山道观,山中派别较多,不单单有一个青城派,还有不少佛道门派居住于此。
但以青城派势力最大。
‘于师伯,您回来了!”
到了山下接待处,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笑着迎了上来。
“嗯,山里一切都好”
于道长点头问道。
“都好哪,哦,对了,昨天王禀师兄练成了乾坤一气剑诀。”
少年似是想起什么,赶忙说道。
“这么快,好,好!”
于道长摸了摸有些黑硬的胡须,面上露出喜色。
“行李你一会送上山,送到我哪!”
说完,他招呼了一声赵睿,让他把行李留下,然后二人便沿着一条并不宽敞的山路往山顶走去。
“这是我青城派的问心路,需得不用内力,徒步而上。”
听于道长解释一番,赵睿点了点头,收敛全身真气,只以身躯之力,慢悠悠的往山上走去。
山路初时不过一米见宽,及到后来,越发狭窄,最窄处,只容得两足并立。
“山与道同,有山有道方见峰顶俊秀!”
于道长显然经常行走与此,虽然台阶狭窄,崎岖耸立,但他的步伐相当稳健迅捷。
赵睿略有些心虚,虽然明知就算掉下去,及时施展轻功,也会无恙,但还是忍不住有些异样的感觉。
这是来自身体内,最原始的本能。
问心路,问心路。
人人心不同,路自然也不同。
赵睿仰头看了眼还有很长距离才能到达的山顶,又看了看脚下宛若深渊一般的峡谷山涧。
他不由的闭上了眼睛。
顿时天地四方尽皆虚无。
无形之中,只有一股下坠之力,再导引他的身躯。
我所害怕的是这山,还是这底
是这逆行而上,还是这顺势而为
于道长也不着急催他,只静静的瞭望远处的山峰。
片刻后,赵睿忽的睁开眼睛,眸中虽无精光闪过,却愈发炯炯有神。
“有劳于道长久等了!”
“无妨,难怪葛老看中与你!也是我青城之幸!”
于道长笑了笑,也不问他参悟出什么,只说完,便转身,继续攀登起来。
赵睿驱步跟上,不急不缓。
如此行了大半天,山路才豁然开朗,抵达了山腰一处平坦之地。
“再往西行五六里,便是青城派所在,我们来的是小路,平时不必走这里。”
于道长指了指远处影影绰绰出现的道观建筑,出声说道。
“嗯!”
赵睿点了点头。
二人继续往前走去,不一会便抵达了一处青砖堆砌的灰麻石墙前。
石墙蔓生苔痕,高不过九尺,却按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斜插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