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红秩知道长姐是打心眼里疼她才说这些,可她上辈子兴冲冲地嫁了人,最后却是那样的结果。重生之后,她对姻缘已是心死。她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护安国公府一世周全,哪怕她是进了庵里当尼姑,她也乐在其中。
“这世道啊,女子多有不易。”顾红娣放下手里绣花,一双柔情似水的眸子望着小妹,满是忧心地说,“像我这样遇到你姐夫,已经是三生有幸。他虽为国捐躯去得早,只留我和瑾儿两人相依为命,可他终究是那样好的郎君,不是所有的女子都能像我一样遇到好人。”
顾红秩看到长姐脸上的怅然,要说的话就出不了口,只能默默听着。
“而一个女子若是嫁错了夫君,那就是蹉跎终生的悲剧。”
顾红娣握紧了小妹的手,皱着眉道,“长姐替你想过了,你如今年岁已到,等父亲回来就要把相看人家的事提到进程上。而在挑选人家上,其实不该格外拘于门第之见,只要男方本身有才貌品性好,会好好待你就是。越是高门之家,那内宅里的规矩反而越多,婆婆妯娌又一大堆,你是我们娇养出的性子,怎么能受得了呢?”
顾红秩想到重生前在朱府里的情形,眸子一暗。
“最好的选择是那清贵之家愿意读书的郎君,倒不指望他将来能做什么高官,只需他一心一意待你。等你嫁进夫家,夫君对你好,又有安国公府在背后给你撑腰,自然也不怕受气。
如此看来,朱三公子虽看着对你有意,却不是良配。魏国公府如今屡屡对我们示好,但人心隔肚皮,他们毕竟是皇后的娘家,谁知藏了多少沟壑和算计。朱三若当真想要我们的秩娘,父亲也是断然不给的。”
顾红娣想的很是周全,最后又是感叹道,“我们安国公府已经出了将军夫人和贵妃娘娘,不缺高嫁女了。不论是父亲还是我和你二姐,都只望你能幸福过好这一生。”
“长姐——”顾红秩唤她一声,窝在她怀里。
重生以来,顾红秩心里装了太多事,又要时刻操心安国公府的命运,唯有被长姐搂在怀里时,她才感觉自己还是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是本该不经事的年纪。
姐妹俩正说着贴心话,皇宫那头崔氏已经由一个嬷嬷陪着,在太监双喜的带领下往椒房宫去了。
大周以礼教立国,对后宫的约束极严。在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之中,只有身居中宫正位的皇后才有无需向皇帝请示,就能在寝宫中接见娘家女眷的权利。
但朱皇后这次召娘家人入宫,却不是堂而皇之。
崔氏跟在太监双喜身后,急匆匆走了很远的路满身的汗,还有小心留意着避人耳目,真是劳累心焦,但在魏国公府里习惯了作威作福的她却不敢声张,只能无怨无悔地七拐八拐绕着远路。
终于,她看到了椒房宫微开的西角门。
“皇后娘娘吩咐,今个儿她是密召夫人您入宫,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故而奴才只让宫人开这最不起眼的西角门,还望夫人恕罪。”双喜进了那窄门,才象征性地对崔氏一拱手。
崔氏知道他嘴上说恕罪,心里却未必把她当回事,但还是赔笑道,“公公言重,您是皇后娘娘身边得力的人,这又是皇后娘娘的意思,我哪里会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