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京郊南大营的统帅率军开拔,行至途中,猝不及防被郭通刺杀。
李景修原计划等着京郊南大营的军队赶来支援,速战速决,快速攻入京城,两个时辰过去了,却迟迟未等来。
他惦记着皇宫里的母妃和家人,由于不知道京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心里有些狐疑,七上八下的。
而萧子途亲自守城,稳扎稳打的节奏完全无泄可击,故而李景修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打法变得冒进。
他竟然将驻扎于三十里外的另一部分将士统统调过来参战,这种盲目自信的打法堪称不顾腚不要命。
萧子途计算着京郊南大营赶来的时辰,又预估了李景修的兵力,在确认李景修几乎将全部兵力调于城下之时,命李简放出了信号弹。
信号弹一响,早已赶来埋伏于四野的南大营将士豁然将火把点燃,飞鸟呼啸而过,喊杀声由远及近逼近。
李景修还以为是自己人终于赶来增援,叫嚣着赏金千两悬赏萧子途项上人头。
等到来者已将他们团团围住包了饺子,李景修这才意识到完蛋,事情出乎他的意料。
可为时晚矣。
晟王殿下在意料不到的震惊中被打的落花流水,混乱中被属下护送着冲出重围,一路向西逃生而去。
郭通毕竟只是京郊南大营一名参副指挥使,职权与威望不够,无法迅速作出反应协调将士第一时间将李景修追回。
再加上南大营的将士距离京城隔着一段距离,并不能准确地获取到信息,先前统帅的说辞是嘉隆陛下被挟持,他们协助晟王入京城勤王,在统帅被刺杀后,郭通手持盖有太子玉印的书信告知大家是晟王谋反,可鉴于是皇权之间的争夺,又不确定事情真伪,故而他们并没有对晟王李景修赶尽杀绝。
毕竟陛下驾崩、睿王李景铖被封为太子,这两件事一传入南大营便被统帅扣下,他们底下那群将士压根不知道此事的真与假。
“唉,老将无能,让晟王逃跑了。”郭通无奈地自责道。
“郭将军不必过于自责,你立有大功。”萧子途安慰道,“至于李景修他逃不掉。”
萧子途命李简传令下去,令各州县设立关卡捕捉李景修,同时将消息传于正在赶往京城的南疆红甲军。
如今京城危机已解,萧子途请太子殿下下诏,命红甲军即刻分为两支,一支赶往西境支援玄策军,一支擒拿李景修。
中秋一过,秋意甚浓,几场大雨过后,层层枯叶被无情剥落,萧瑟凌冽的寒意大张旗鼓地登场。
有护国公镇守,京城暂时并未掀起什么大的风浪。
嘉隆皇帝的死讯终于得以昭告天下,举国哀痛。
将嘉隆皇帝下葬之后,太子李景铖依诏顺承天命登基继位。
新朝旧政更迭,李景修一伙谋逆党羽依律入刑,未参与谋逆安分守己者,新帝并未严加苛待追责,紧驰有度。
礼部侍郎吕安在牢里吃了大半年的牢饭之后,终于被放了出来,官复原职,康时安从翰林院调入刑部任职,曹文则通过层层考试选拔之后,顺利授职,进入户部。
早就想追随萧子途到边疆打仗的曹文心潮澎湃,偷偷找到李简表达自己想弃文从武的心愿,希望能投到护国公麾下,为护国公孝犬马之劳。
被李简随手过了几招扔在地上后,再也不提从军之事了……
新朝百废待兴,事务繁杂,萧子途整日忙的脚不沾地。
早晨天尚黑着便去皇宫,陪着新帝用过早膳谈论一些朝事之后开始上朝,下朝之后在衙署忙到深更半夜,狗都进窝入睡了他才打道回府。
或者实在时辰太晚,直接睡在衙署里。
这一日,萧子途照例在案牍前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