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回村里让孩子的姥姥姥爷照顾,苗卫和的婆婆自然是不乐意的,她甚至还撺掇儿子教训苗卫和一顿,让苗卫和知道谁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苗卫和难得的硬气了一回,把丈夫和婆婆唬住了,这才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
她最坚持的事情不过两件——一件事坚持把自己每月的工资捎一半给苗老太太,另一件就是送两个孩子回娘家跟着苗粟粟做生意。
知道很多年以后,苗卫和也始终很庆幸自己的这个决定。
苗粟粟家里众人干的热火朝天,苗卫平兄弟三个得空还加盖了厨房,把厨房周围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让味道跑出去,还好现在是冬天,卤肉的热气把人烘得暖洋洋的。
苗粟粟就负责卤肉的炉料,王春梅已经把鸡蛋糕和蛋烘糕学上手了,两个浸**厨房多年的妇人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张燕就领着自己的两个小侄女清洗猪下水。
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从这里诞生了,一代传奇也从这里稍显锋芒。
“妈!二娘!三娘!乖宝!”苗一北兴奋的举着一张报纸推开了厨房的门。
“呼啦”一阵冷风吹了进来。
“这孩子毛毛愣愣的,快,快把门关上!”张燕一脸的着急。
“哎”苗一北这才平复激动的心情关上了门。
“这是咋了,我们一北这么兴奋。”王春梅调笑:“该不会是相上谁家的大姑娘了吧。”
“哈哈哈哈哈哈,那大嫂可就有盼头喽!”李秀红也跟着说。
“二娘,三娘!”苗一北有些无奈:“今天刚出的报纸,上面说国家恢复个人买卖了!”
“啥?”几人听着耳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真的吗,北哥!”苗粟粟激动的站了起来,接过报纸仔细查看。
“当然是真的,你看就在这里。”苗一北指给她看。
苗粟粟顺着苗一北手指的方向看——今日要闻:经研究表决现决定开放个人买卖权力!
“开、放、个、人、买、卖、权、力!”苗粟粟一字一字的读过去,激动的无以复加。
“啥意思啊这是?”张燕和李秀红都没读过书,也看不懂报纸上写的什么,只能一个劲的问。
“我看着上面的意思兴许是能做买卖了?”王春梅倒是念完了小学,但是分析国家政策却没那么容易。
“二娘说得对,就是可以做买卖了,以后国家就不管了。”苗一北听了王春梅的话肯定的点点头。
“这样啊,我就说多读点书准没错。”王春梅挺直身子接受两个妯娌的注目礼,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因为知晓政策近期会发布,所以苗粟粟并没有被这一决策打个措手不及,反而跃跃欲试的期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煮好卤料,苗粟粟就跟着一起清理猪下水。
这天的苗家小厨房的烟火气维持的比以往都要久。
第二天李朗上门,只喊了一句“粟粟!”,就看见苗粟粟送厨房窗口探出头来。
两人一对视就明白对方已经知道了新政策的发布。
“朗叔,这是今天的卤味和糕点。”苗粟粟指指较大的一堆说道。
“那这些是?”李朗看向较小的一堆卤味和糕点。
“这些啊,这些是我多做出来准备去城里散着卖的。”苗粟粟解释道。
“那以后……”李朗没说出自己所担忧的事:“算了,没什么。”
但苗粟粟又怎么会听不出来呢,前些日子她和李朗合作是因为不能自己做买卖,现在啊国家允许了李朗是怕她终止合作。
“朗叔你放心,不管我以后做什么,都有您一份。”苗粟粟一句话就让李朗放下了心。
“好,我就喜欢和你这样的痛快人谈生意。”李朗有了苗粟粟的保证,很快就带着东西走了。
“粟粟,那你的意思是?”李秀红有些没看明白,和李朗合作那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卖?
“妈我这叫以防万一,朗叔的人品肯定是没话说,但保不齐以后有什么意外,所以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苗粟粟告诉她自己的想法。
李秀红听了个差不多,也就没再往下问。
五毛钱租了一天村长家的牛车,苗粟粟开始认真思考是要买一头牛还是画个推车的图找人做出来。
来到城里,苗粟粟发现并不只她一个人摆摊
大街上零零散散的走着几个行人,没有一个和她一样。
看来即使报纸上已经发布了明确的信息,但大家还是被前两年的事情吓怕了。
找到一处空地苗粟粟停住了牛车,把牛拴在栏杆旁,拿着小马扎坐了下来。
路上的行人都被这个举止怪异的小姑娘吸引了,她赶着牛车上哪去干什么?
苗粟粟本来想趁着有人注意喊两嗓子的,奈何她的脸皮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厚,众目睽睽之下她憋得小脸儿通红却也憋不出一个字来。
眼看着大家就要对她失去兴趣,自己忙自己的去了,苗粟粟眼一闭心一横扯着小嗓子就喊:“热乎的鸡蛋糕、蛋烘糕、卤味喽,不好吃不要钱!”
她喊得太急以至于嗓子都喊劈了,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有几个上了年纪的甚至脸色一变加快了脚步离开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