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皇孙凶猛 > 第七十三章 千二徒隶扫长安(一)求订阅!!!

第七十三章 千二徒隶扫长安(一)求订阅!!!(1 / 2)

第75章千二徒隶扫长安(一)求订阅!!!

“郭翁,可知陛下是否有定下司隶校尉开府之地”

既然是比两千石的司隶校尉,定然要有官署。

不过,如今长安城里的官署实在是太多了。中央直属三公九卿,大部分是在未央宫周围设立官署。比如丞相府,就位於章台街一侧,比邻未央宫东墙,与武库相邻。

其他如少府、太常、太僕、大鸿臚之类的官署,都设立於未央宫西苑。

而长安城內,则有左冯翊、右扶风、廷尉、执金吾、京兆府、长安县等诸多官署。

长安县的规模在诸多府衙中,属於最小的。

甚至,都不该提出来。

长安面积,说大很大,说不大也不大。

能够开府,设立官署的地方已经不太多了,而且位置都很偏僻。

刘进自然要考虑这件事。

不仅仅是官署的问题,还有那千二徒隶的驻地。

这可是大事件!

郭命人取来一副长安地图,在书案上铺开。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陛下对此,已有决断。”

“哦”

“目前適合建府之地不多,主要集中在长安城东一侧,宣平门,霸城门和清明门一带。这里有不少空地,但要建府,需要大量时间,陛下以为司隶校尉已迫在眉睫。“

我可以修建官署,但你没有那个时间,我需要你马上开始工作。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长安官署,大都集中於中部及西北一隅,若是把司隶校尉单独开府,怕是有孤立之嫌。”

“所以呢”

“这里如何”

郭用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个点。

“这不是长信宫吗”

刘进有些吃惊。

“长信宫说起来,归长乐宫所属,也是长安最早建立的宫苑之一。最初,为太后所居之地。不过后来长乐宫建成,而太后故去,长信宫也就渐渐荒废起来。

如今,居住在长信宫的,大都是先帝嬪妃以及一些罪臣。”

“祖父的意思———”

郭点了点头。

“如此宫苑,荒废著著实可惜。

陛下和大宗正商议过后,同意將长信宫宫人迁出,迁移长乐宫安置。长信宫改司隶校尉府,由殿下掌控。原长信宫尉驻地空出,交由殿下掌管,可用以安置徒隶,及殿下亲隨。”

刘进,有点感动了!

不愧是亲爷爷啊!

长信宫给我当官署用。

满朝文武,哪个能享受到如此待遇。

汉帝也用这种方式,向文武百官,王侯公卿宣告了司隶校尉府的地位。

大宗正,刘辟强。

楚王刘交的孙子,红懿侯刘富之子,汉高祖刘邦侄孙。

生於文帝十六年,好读书,能属文。

武帝末期,被委任宗正之职,为诸宗室之冠。

为人清静少欲,常以读书自娱,从不参与朝堂的政务。

但是在宗室之中,威望高绝。

“曾叔祖能同意”

长信宫虽然荒废,却代表著皇室尊严。

罢宫苑之名,改为官署————-一般人,只怕很难同意。

果然,郭露出尷尬之色。

“宗正之意,求一从事之职。”

“谁”

“宗正幼子,刘德刘路叔。”

“啊”

刘进有些吃惊。

刘德,哪个刘德

麒麟阁十一功臣哪个刘德吗

刚才是韩增,如今又来了个刘德。

祖父这是想要把麒麟阁那十一个人都给我配齐吗

郭连忙解释道:“殿下放心,刘德此人德才兼备,陛下曾赞他『汉家千里驹』,颇有才干,且为人谦逊低调,能文能武。宗正让他过来,也是向与殿下亲近。”

刘辟强

说实话,刘进的印象不是很深。

从原主的记忆中翻到了一丝半缕的记忆,是一个仙风道骨,颇为和善的老人。

六十多了吧,好像和祖父是一个辈分。

那刘德——

“他年纪多大”

“与殿下相仿,小两岁。”

“十八”

“二十嘍!”

刘进这才想起来,古人大都以虚岁计算。

出生便是一岁,若满月跨年,便是虚两岁。

刘德估计是虚两岁。

而刘进实岁二十一,虚岁二十二,虚一岁,所以就比刘德大两岁。

但如果以实际年龄算,他比刘德大三岁。

十八岁的刘德.年纪正好。

刘进已经能確定,郭说的这个刘德,应该就是麒麟阁十一功臣的刘德。

这样一来,杜延年,刘德,韩增——

他已经得了十一其三。

张安世

可以考虑一下。

毕竟他哥如今跟著太子,真要算起来,也算是他刘进的人。

不对,还有丙吉!

这啥都没做呢,十一其五。

麒麟阁那十一个人,他已经认识了五个。

还有个萧望之,不晓得有没有机会拜师后仓。

如果他再拜师后仓的话,极有可能也会入刘进轂中,

刘进终於明白了后世那句话: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出生便是骤马。

怪不得后世会有阶级產生。

有的人出生就在精英的圈子,那大体上他也会成为精英:有的人出生只是小镇做题家,便要付出那些精英子弟十倍百倍的努力,也未必能够进入到那个圈子里。

试想一下,他刘进如果不是穿越成刘进。

又何来这许多的机会

“殿下若不满意,可以拒绝的。“

“不,不拒绝,为什么拒绝”

“啊”

这次,就变成了郭吃惊。

他原以为刘进会不高兴,毕竟司隶校尉府还没组建,就给他塞了两三个人过来。

“殿下不要勉强啊。”

“此肺腑之言。”

刘进嘿嘿笑了起来,说道:“我信祖父的眼光。”

郭一吡牙,暗自讚嘆不已。

信不信,只刘进这一句话,皇太孙之位稳如泰山。

这是一个高手!

溜须拍马於无形,又迎合了汉帝的心思。

太子要有这种手段,陛下哪怕是顶著满朝文武的反对,都会撑他到底!

郭想到这里,心里却突然一动。

若刘进坐稳皇太孙的位子—

此前郭和刘进亲善,並非是他和太子的关係好,而是因为汉帝对刘进青睞有加。

郭,只忠於汉帝。

即便是卫子夫,他也仅仅是因为汉帝,尊敬有加。

刘进可能不太清楚,他眼前这个和善的老太监,在原有的歷史上,曾奉命试图扼杀刘病已。如果不是当时落魄的丙吉担任掖庭狱狱丞,拼死阻止,

可能就不会有歷史上的那位汉宣帝了。

但,郭始终是一个人!

而且不是个体的人,而是冯翊郭氏的子弟。

他幼年因为犯罪,腐刑入宫,一步步走到了汉帝身边。

能成为汉帝心腹

那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特別是在苏文死后,郭在后宫之中,可谓数人之下,万人之上。

没有族人背后的支持,以汉宫之中云诡波的局面,他根本不可能成为汉帝心腹。

如果刘进真的確立了皇太孙的地位.

“殿下说的是,陛下的眼光,怎会有错。”

他附和了一句,突然话锋一转,小心翼翼问道:“不过,殿下初掌司隶校尉,八从事和十二假佐,可有人选吗”

“陛下不是与我推荐了刘德刘路叔吗”

“除刘路叔呢”

“嗯,我想任杜延年为其一。

“杜延年”郭愣了一下,但旋即就反应过来,笑道:“杜周三郎”

“正是。”

“嗯,確是一个合適人选。其他呢”

“杨可为其一。

“赤泉侯之后”

“是!”

郭眉头微。

他知道杨的身份。

身为汉帝心腹,他怎可能不清楚汉帝喜好。

不过,杨只是司马迁的女婿,如果刘进真要用他,估摸著汉帝也不会真就和他较真。最大的可能,就是不闻不问,当做不知道此事。毕竟,杨也算勛贵一脉。

八个从事,这就分出去了三个。

郭知道,他不能再犹豫了。

“殿下可知郭孟儒”

“谁”

刘进还真不知道这个人。

“郭孟儒,郭广意郭大夫之子。”

执金吾郭广意的儿子

刘进眉思付,確实没有什么印象。

“郭翁与郭广意.—”

“郭广意是老臣从子。”

“啊”

“当年老臣少不更事,触犯了刑律,不得已入宫赎罪。幸兄长不弃,与老臣多有支持。若不然,老臣怕也活不到现在。兄长过世之后,老臣便与家里断了关係。直到后来翁叔回长安,才算是重又开始联繫。孟儒为翁叔长子,不甚聪慧,却做事踏实,老实忠厚--老臣也是豁出去脸面,斗胆想要在殿下门下求一差事。”

那几乎可以算是亲孙子了!

“翁叔”

“不是金翁叔,是郭翁叔,郭广意的表字。”

“哈,我差点糊涂了。“

金翁叔是金日,郭翁叔是郭广意。

最討厌这种重字了,很容易让人迷糊。

“郭孟儒多大了”

“年二十五。”

“倒是可以任事的年纪。”刘进想了想,道:“那就让他过来吧。

这世间所有的事情,不外乎人情世故。

比如一个过气的坡该作者,如果不是在圈子里混跡多年,认识了一些老傢伙,估摸著连签约都难。

郭的心思,刘进一下子就明白了。

投资唄!

对此,前世的刘进深恶痛绝。

明明刚出现的职位,还没等公开招聘就没有了。

可如今当他坐在了那个位子上的时候,便知道有些事情,是真的不得已而为之。

郭广意,执金吾。

哪怕被三辅都尉分割了军权,却依旧是京畿成卫大佬。

他的命令,三辅都尉也要听从。

整个长安的治安,都掌控在郭广意之手。

能得到他的友谊,对於初来乍到的司隶校尉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补益。

如果郭不提此事的话,刘进还得想著如何搭上郭广意这条线。

现在,不用了!

而郭,也非常高兴。

他感觉很有面子.—

就这样,司隶校尉还未开府,八从事已经八去其四。

还有十二假佐,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决定的事情,刘进也需要慢慢的进行筛选。

“对了,可否请郭翁回去时,为我带一句话。”

“甚话”

“我还希望祖父与我一个长史。』

“谁”

“黄霸!”

郭眉头一,思片刻。

“黄霸是谁”

“河南太守丞。”

“此人——有何本领,竟使殿下如此重视”

“我听说,此人断案如神,为人刚正不阿。他在河南郡执掌刑狱,竟无一冤假错案。前京兆尹沈武曾与我称讚此人,杜延年也说,此人有真本领,

故而心动。”

杜延年的夸讚,郭不放在心上。

但沈武——

终究曾是二千石大员。

他能推崇这个黄霸,说明此人確有些本领。

“此事,老臣回去之后,会与陛下提及。”

“多谢!”

刘进长出一口气,露出了笑脸。

说实话,也是他对这段歷史真不熟悉。

如果是三国,他可以隨意挑选,人才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选。

但这个时代.——

黄霸,快入我碗来。

把人员的事情確定下来之后,郭又交代了一下那千二徒隶的事情。

所谓徒隶,是指免除了兵役的劳役人员。

其中,多为庶人。

注意一点,庶人不是庶民。

中都官徒隶,就是从长安各官署里条挑选出来的庶人。

大多是有劳役或者背负罪名的犯人。

“此千二人皆由殿下挑选,凭司隶校尉印璽,长安各官署都需配合。不过我建议,殿下可以从槐里狱那边多挑选一些庶人。那边的人—---说不定能与殿下惊喜。”

“为何”

“殿下到时候便知道了。”

郭那一脸的褶子里,带著一些诡异的笑容。

装神弄鬼!

不过,他是好意。

刘进指著他,忍不住笑骂道:“郭翁,故弄玄虚。”

“哈哈哈,殿下便当老臣是故弄玄虚吧。“

和刘进聊了一阵子,把事情都说清楚了,郭这才告辞离去。

临走时,他轻声道:“陛下的意思,司隶校尉必须要儘快组建起来。从前日开始,陛下便命人迁移长信宫的宫人。明日,殿下便可以前去交接。若需要帮助,可找翁叔,他会协助殿下完成交接。

还有,殿下一俟组建完成,需立刻与陛下知晓。”

说完,他还拍了拍刘进的手臂。

刘进明白了!

所谓组建完成,就是说刘进能够执行任务。

看样子,汉帝也很急切啊。

送走了郭,刘进回到了后院。

后堂里,摆放著一堆箱子。

“好多金子!”

王翁须瞪大了眼睛,惊呼不止。

“此祖母馈赠,与我组建司隶校尉所用,你別想了。”

刘进立刻对王翁鬚髮动了致命打击。

果然,王翁须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

李姝好奇问道:“一共多少”

“三万鎰。”

“嘶!”

李姝和王翁须,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万鎰

平舆候府啥时候有如此多的黄金。

当然,她们並不知道,这三万鎰黄金,只有两万五千鎰是卫子夫所赐,

剩下五千鎰,则是刘进添加进去的。

毕竟,还没有清点。

而刘进刚得了五千鎰的奖励,正好可以放入其中。

如此一来,刘进可以给平舆候府留下一万鎰黄金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日后系统还会有奖励,都可以慢慢储存起来。

三万鎰,够很久使用了!

“先放在这里,待清点之后,送入库房。”

“喏!”

郭征卿,连忙答应下来。

李姝、王翁须也跟著加入其中,之后仲氏女也过来了,四个女人做主,

指挥者府中的家臣,忙碌不停。

刘进则唤来了杜延年。

杜延年,看上去有些憔悴。

这几日,他埋首於案卷之中,甚至顾不上和刘进交流。

霍擅的案子,牵扯太多。

当年暴胜之也是调查了很多人,並且给每个人都留下的档案。

杜延年要想从中查出线索来,绝非一桩易事。

“司隶校尉是个什么官职”

“检查京师及周边,王侯公卿皆可调查。”

“周边是多大范围”

“阿””

刘进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有仔细查看。

忙取来文书,很快找到了关於职权范围的一页。

杜延年看完之后,忍不住也『嘶』了一声。

“殿下,这个职位,可是有点烫手。“

“此话怎讲”

“周边七郡,你知道这代表著什么吗”

“什么”

“三辅,河南,河东河內,再加上弘农各郡,整个关中及河洛之地,皆为司隶校尉所属。“

“嘶!”

刘进也倒吸一口凉气。

之前他对周边的概念很模糊。

现在,他清楚了!

祖父可真是捨得,但如此一来,他等同於被顶到了最前沿。

七郡辖內,有多少侯国有多少望族有多少巨富

牵一线而动全身。

他这个司隶校尉,可不好当。

“幼公,来帮我吧。”

“殿下,你这个职位难当啊。』

“所以我才要你来帮我啊。』

“但是,很危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