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试製成功数控工具机。
试製这样一台工具机,鹰酱用了4年时间,约翰牛用了两年半。
当时“数控”这种尖端技术对种家是绝对封锁的。
这台工具机的数控系统,当时在种家是第一次研製,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机和较完整的技术资料。
参加研製的全体工作人员,包括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学生等,平均年龄只有24岁。
他们只凭著一页“仅供参考”的资料卡和一张示意图,攻下一道又一道难关,用了9个月的时间终於研製成功数控系统,由它来控制工具机的工作檯和横向滑鞍以及立铣头进给运动,实现了三个坐標联动。
这台数控工具机的研製成功,为种家机械工业开始高度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70年代,我们开始建立自己的完整数控工具机產业体系。
1973年,我们首次引进了美国c技术,並开始批量生產数控工具机。
看到了吗,73年,风暴还没有结束呢,就已经批量开始生產数控工具机了,虽然这时候咱们製造出来的数控工具机精度方面没有国外那些工具机生產商的高。
但是想想那些连普通车床都无法生產的其他国家,再看看种家篳路蓝缕,一步一个脚印趟出来的新中国,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风暴结束后,一切都向好的方面发展。1978年,国家机械工业部成立了种家第一个数控工具机研究所,进行数控工具机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在80年代,种家开始大力推进数控工具机的研发和生產。
1983年,种家成功研製出了第一台伺服伺智能式数控系统工具机。
1987年,我们成功开发出了第一台高速鏜刨插铣复合加工中心。
然后因为种种原因吧,新中国轰轰烈烈的各种大工业计划相继下马,导致种家工业技术发展受到了阻碍。
一直到2013年,我们终於是打造出了种家的第一台摇篮型五轴数控工具机。
这条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因为在他们心里,在那个时候,种家研发出自己的精密工具机至少还需要50年。
在信息化还不发达的时代,这些消息虽然没有被封存,但是也因为种种原因不被人所知。
一直到前世,网络发起来后,短视频大行其是后,鹰酱对种家种种限制之后,才有一些博主在网上发布各种资料。
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种家在70,80年代,还曾有过那么辉煌的时代。
可惜了,为了自己的利益,鹰酱是不会允许种家一直辉煌下去的。
於是类似倾销的手段便出来了,这边鹰酱低价出售,那边是自己的高昂的研发成本,更別说咱们的技术跟他们確实还有一些差距。
再加上一些买办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国家外匯资金有限为藉口,“造不如买”的思想逐渐流行,本该早就可以追赶的技术就此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