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利益推动扩张方向
非洲土地辽阔,树植森林和河谷都被明朝商人的脚步走过,商人们带走了森林中原先有的参天大树,之后又在短短数年间,就改变了河谷周围的植被,种植开垦明朝国內所需要的各种作物。
相比较起明朝的几个粮食大省河南、山东、湖广、江南,这非洲的土地其实是相当贫瘠的,並不適合种植小麦和水稻,但非常適合种植土豆、番薯这类不大在乎土地贫瘠如何的高產作物。
此外,为了酿造明朝境內相当畅销的葡萄红酒,皇商对於土地的利用上,更多的是想要开拓品质更加优良的葡萄园。
非洲的天气和日照都很適合葡萄种植,经济价值很高,对於皇商们来说,將葡萄牙人留下的葡萄园扩大规模,比起种植土豆、番薯,在贸易上更加受益。
此外就是种植甘蔗,甘蔗的种植园在非洲东南部都相当不错,明朝在砂方面,需求非常惊人,这些皇商手中的出货量和收益,一直都在日益拔高。
明朝的商人在这里开闢耕地,招募国內或者明藩国家的农民来这里耕种,种出来的农作物,基本上是海运输回明朝毕竟大明朝现在依旧缺粮,供应军队所需反而成了次要,更多的是满足国內百姓的吃用。
明朝人口迅速膨胀,对於粮食和肉食的需求日益增加,
单纯依靠归汉蒙古来满足大明的牛羊需求,显然远远不够,至於猪肉,也是需求大於供给,价格虽有不少下降,却也不是说家家户户能够吃得起的。
江南百姓在吃肉方面更偏爱牛羊,而北方反而更喜欢猪肉,二者之间的价格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因素。
牛羊的价格最高,羊肉属於在北方比较便宜,拉到了江南省售卖宰杀,一头黄羊能够卖上十数两银钱,在北方则至多不超过三两。
算上明朝现在的通货膨胀,这个价格相对於地方上的一人月例,牛肉和羊肉差距也很大,卖的农家黄牛最贵,和黄羊差不多都是月例的银钱。
需求决定了商人也乐意圈养大量牛羊,专门用於宰杀吃肉。
畜牧业的逐渐发达是推动皇商扩张非洲很大的推动力,牛、羊、马都需要大量草场供养草料和豆料。
要再说其他行业的推动性,那就是矿產。
各种已经探明有金银铜铁的矿山,毫无疑问是在明朝现在非洲外省以外的土地。
为了將手中的金银铜铁转化为朝廷的钱幣,皇商更倾向於是挖矿,先將朝廷没有扫入內里的矿山占据了,到时候抢买矿山契书,各种矿山就能源源不断地產出金钱。
挖出多少的黄金和白银,挖出来就可以拉海关衙门缴税烧化,做成金银幣。
为了扩大手里的矿山,这些皇商都在不断深入非洲进行扩张。
在非洲仍旧拥有一些殖民地的葡萄牙人眼里,这些蜂群般四处乱窜的明朝皇商,就成了他们真正的大敌。
毕竟不少西方船队在东方贸易,也因为失去了附近的葡萄牙殖民地港口,不得在明朝地方官的监管下进入市场。
他们进入了明朝的控制港口市场进行贸易,令葡萄牙的利益深受打击,或者是有些令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