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一切秘笈均属峨眉(1 / 2)

第250章一切秘笈均属峨眉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

从临丞驛出发,一路经过七八十个大小码头,就可到达洞庭湖,岳州府。

这段路程风浪极少。

眾水手吃饱喝足,祭过福神,扬起满帆,舟如箭发。

大船划开千层碧波,但见两岸遥山叠翠,船头远水澄清。

江山之胜,尽入襟怀。

第二日便到岳州府,路平虽未想过游山玩水,但还是趁著停船的工夫,登上岳阳楼,

遥看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勾连三江,盗贼丛生。

但洞庭湖盗贼的总瓢把子却是柯陈。

柯陈並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家族的代称。

太祖皇帝灭陈友谅后,陈友谅子孙居住在江西瑞昌县、湖广兴国州之间,號为柯陈。

如今,已经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家族。

这一家族的习惯是,每一代选出武功最强的人,推为家主,称柯陈大,其次称柯陈二、柯陈三等。

洞庭湖中各家盗贼势力,莫不向他进责。

“柯陈慷慨好义,虽系草莽,却多与官府往来,各处皆有进奉,其山寨在兴国州闔閭山,虽远洞庭,其势在洞庭一带盘根错节,实不可小。”

这一次跟路平北上的是齐副帮主,他和易帮主一样,对於江湖上的人物、帮会极为了解,说起来如数家珍。

“这柯陈一家练什么功法”

路平一边在地图上標绘出柯陈,將洞庭湖划入其中,一边说道。

齐副帮主想了一下说道:“柯陈一家极为神秘,和他们打交道的,要么是官府,要么是盗贼。他们並不理会正教、魔教之爭。极少同江湖中人爭斗。”

路平看看地图,一路经过的地点有点名气的江湖豪客和门派,都已经標註在图上。

他有意借著这一次北上的机会,绘製一份大明江湖图。

在湖广一带,洞庭之北,是武当势力范围,洞庭之南,正是衡山派势力范围。

柯陈在此,实际维护著洞庭湖江湖的秩序。

大明洞庭湖的江湖秩序要陈友谅的子孙来维持。

想一想就觉得颇为讽刺。

路平又问了下兴国州闔间山路程,不禁嘆了口气。

这一支神秘的陈友谅后人,看起来是没有机会去结识了。

船在停歇之后,继续北上,过洞庭,到武昌,出汉口,沿著汉水,第四日午时入襄阳襄阳和樊城夹汉水,两岸码头林立。

满河船桅,縴夫盈堤,號子之声不绝於耳。

船在南岸罗家码头停泊。

襄阳一带盛產米、豆,齐副帮主登岸与罗家洽谈生意。

路平独自登岸,不多时便入到小北门一带。

几番打听,便在一处小巷中找到“双义祠”。

祠堂不算大,来来往往的人,三三两两络绎不绝。

香火旺盛。

路平也在门前买了香烛,入门祭拜。

像前的桌台上放著各种祭品,香菸繚绕中,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端坐其中,男的威严,女的端庄。

路平拜了一拜,转身离开。

来往的香客小声议论不止。

或是来求子的,或是来求財的,或是来求科场得意的据说,这是在今年夏天,郭大侠和夫人成功求了一次雨后,“双义祠”便有了现在的盛况。

路平一时间哭笑不得。

这是射鵰话本传入襄阳的结果之一。

如今襄阳城中,隨处可见说书人演说射鵰英雄。

在双义祠不远处,巷子口的一个戏台前,聚集了不少人,多是江湖中人装束。

台上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唱声。

【江山千叠,江湖纷扰爭未歇。

流尽了英雄泪血,登临华山徒嘆嗟。

今日四方英雄共五绝,三峰万壑几尺雪,斗云惊起长风烈】

“好。”台下彩声如雷。

路平不禁站在人群后驻足观望。

“小哥有所不知,这齣戏是新出的,是文选坊的方秀才,据那个射鵰话本所编,叫做《华山论剑》。”

身侧的一个有著一副白鬍鬚的老者小声向他介绍。

路平一。

这襄阳的样好似更多一些,不仅仅祠堂修起来了,连戏曲都编好了。

当世之人有这般喜欢射鵰吗

最起码衡州人就不大喜欢。

当然,衡州人不喜欢,有极大的原因是因为“裘千仞灭了衡山派”,但,襄阳人的表现未免有些太积极了。

那老者又指了指台上紫道士脸装扮的老道,接著说道:“这是重阳真人心怀苍生,召集东邪、西毒、南僧、北弓,论剑华山,定九阴真经归属。”

路平点点头,之所以称“南僧”而非“南帝”,是因为《大明律》中有规定:“凡乐人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歷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

不一会,就见四绝纷纷登场。

红脸的黄药师、黑脸的洪七公、白僧脸的段皇爷、白脸的欧阳锋还有一个插科打浑的周伯通。

煞是热闹非凡。

路平听得津津有味。

“听说海砂帮找到了桃岛”

“黄药师”在台上唱时,前排不远处的一人小声说道。

“这两日江湖上都传遍了,陈师兄他们已经急赴寧波府。”

“不好说—找到又如何东邪擅长五行八卦、奇门遁甲,话本中说,桃岛有一套奇门五行阵,靠海砂帮那伙人,还想破解吗”

一个苍老的声音道:“都几百年了,诸葛孔明的八阵图都已经消失不见,更不用说桃岛阵法。”

“钱老爷子说的是,不过,我听说此岛有海盗、倭人、佛郎机人出没,怕是海砂帮还得费一般周折。”

“海砂帮久在浙江,岂会不知他们要没有依仗,敢去找什么桃岛”

几人有一句没一句说著,不止路平一人,身周的眾人凝息屏气,竖著耳朵仔细倾听。

“殆,欧阳锋,看我一阳指。”

台上的“段皇爷”高呼道。

也不知道这戏班咋想的,这段皇爷的装扮,颇像鲁智深。

眾人便看到“欧阳锋”蹲在地下,双手弯与肩齐,隨著腮帮的一鼓一鼓,嘴里发出“呱呱呱”怪叫之声。

蛙声一片。

台下传来一阵鬨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