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担当(1 / 2)

第191章担当

元兴元年九月,前太僕袁离开了洛阳返回老家,车队离开洛阳的时候,他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虽然他还在壮年,但还能不能再回来,他也不知道,太不甘心了!

寇淑那一套栽赃之言出炉后,袁虽然辞职,闭门谢客,做出了一副待罪的模样,但与袁家关係不错的士人陆续给袁上书,相继为他抱屈,邓太后见到后,连续几次让人慰留袁,袁还是坚决辞职。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上书后,袁终於辞职成功,也间接洗脱了寇淑栽的大黑锅,並没有影响到他的名声,反而提高了一些声望。

袁和邓氏外戚表演一番后,並没有立刻离开洛阳返回老家汝南郡,而是想办法游说汉廷,允许在他的汝南办报,袁也是有理由的,汝南人口仅次於南阳,是天下第二大郡,士人眾多,与统治大汉的南阳系关係默契,办一家报纸完全说得通。

到了八月,车骑將军邓鷺终於开口了,报纸是新生事物,朝廷还是非常谨慎的,第一批不会变了,等第二批吧,第二批肯定有汝南,到时候汝南袁氏肯定可以办报,

接到这个明显有些敷衍的说辞,袁自然不甘心,但就在他继续找人游说之际,元兴元年永元稻大丰收,寇皇后声望大增。

也恰好在此时,汉初名臣冯魴之孙,汉明帝女,获嘉长公主之子,侍中冯石借著入宫的机会,

当面帮著袁散说好话冯石为人圆滑世故,能取悦当时的权势人物,与几个外戚,还有外朝士人关係都不错,可以说是內外朝的调和剂,他看到袁与皇后之间出现了误会,觉得可以出头调和一番。

冯石对这一次调和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是长公主之子,和孝章皇帝同辈,是寇淑爷爷辈,他说话,寇淑面子还是要给一给的。

但出乎冯石意料的是,寇淑听到后,微笑著说道,“长公主之子都为袁氏说话,可见袁氏在朝野上下的声望之高,当此之时,吾不由得想起了大將军卫青为郭解求情!”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寇淑把冯石为袁求情比作卫青为郭解求情,太过不伦不类,袁是土人领袖人物,郭解只是游侠头子,两人完全不是一回事,冯石求情也合情合理。

但寇淑还是这般说,这也表明了她的决心,哪怕袁是冤枉的,寇淑也要收拾他!冯石大惊失色,连忙脱帽谢罪,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为袁散说情。

寇后这般厌弃,再求情,袁的性命都未必保得住,而明眼人也都看出来了,寇淑这般不讲理,已经不是误会,而是有意拿袁立威,这就没办法了,只能怨袁倒霉这件事之后,袁自然死了短时间再出仕的心,准备返回老家,但就在此时,一个侍御史郭耀弹劾其兄袁京。

袁京同样名气很大,他走的是淡泊名利的隱士路线,与严子陵一样出名,等到积累了声望之后,他再出仕,先为郎中,然后为侍中,现在做到了太守,这名御史弹劾袁京一是虚偽,诈为隱士,实则为了扬名求仕;二是所歷郡县,工作成绩不佳,却一路升迁袁闻讯后,十分恼火,这是摆明了落井下石了,他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弹劾的侍御史是一个新上任不久的,著劲要出名,选择弹劾袁京,一是想乘机迎合寇后;二是袁家父子都在高位,肯定得罪不少人,哪怕得罪了袁家,那些袁家的仇人也会保护他。

第三个原因很奇,郭耀的曾祖父是光武时期的资深太守郭极,祖上是郭解,不过后来郭家衰落了,郭耀费尽心思被举孝廉,这些年混得不怎么样,做了一任县令后,入京成为侍御史,他出来弹劾,也是表明郭家已经痛改前非,想著乘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