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寇安之心(2 / 2)

寇安说到最后,告诉吕戴,丹阳郡可以开垦的荒地眾多,最起码有几十万顷,寇氏只费了几百万钱就获得了千顷土地,计划用十年之功分阶段完成开垦,可得十万亩良田,哪怕一半与名下庄户,寇氏一岁即可得三十万石麦稻,更不要说还有鱼桑之利。

吕戴倒吸了一口气,大汉粮价虽然便宜,三十石麦稻肯定超过一千万钱,寇安的说法也太夸张了,不过寻即一想觉得投入也是无比巨大,这么多人畜工具,相关投入肯定也是无比惊人,只有那等大家族才有资本做这样的事情。

“也就是开垦之初两三年的投入,后续各种產出想来会逐步覆盖费,寇氏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寇安笑著说道,“江南荒地眾多,若是吾等能有所成,朝廷又得一粮仓。

万一北方有灾,江南之粮可从濡须口北上,漕运入洛,救济灾民,回程又可接流民南下,可谓一举两得!

吾文治武功並无所长,侥倖得为黄门郎,每日惶恐不安,若能做好此事,上为朝廷效力,下为寇氏宗族牟利,虽死无憾———“

寇安说这番话,倒並不是谦虚,他很清楚自己的情况,文采一般般,上阵打仗什么的,也不是他的长处,文不成武不就,但寇氏父女却对他非常看重,宗子寇勛只是郎中,他和寇標却被安排为黄门侍郎,这是违反常例的做法,被不少人詬病。

寇標还好一些,他武艺不错,勤於武事,可以护佑天子左右,他能做什么所以当寇淑安排他南下垦荒,他並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很清楚,只要做好了这件事,他就算在朝中真正站住脚了。

所以寇安到达江南后,相当的卖力,而这样大的工程也確实非常歷练人,没过多久,他就意识到光光这段时间学到的屯垦本领就足够他未来担任郡守,甚至更进一步,让太傅张禹出名的沛国屯垦,也不过是几百顷土地这段时间开垦下来,寇安和寇家门客们都意识到了江南的巨大潜力,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江南之地竟然有如此眾多的荒地,而且还都在平原上,北方现在哪里找得到这样的连片荒地。

作为最早在江南投入空前的大家族,寇氏领头做这件事,不仅可以谋取巨大的利益,未来也有希望成为江南大族的领袖,还不至於与朝中大族出现激烈的衝突,招惹太多的敌人。

洛阳周边的土地確实好,但每一块土地都是有主的,寇氏虽然崛起,但若是肆意侵吞其他大族的土地必然会招惹很多敌人,当年竇宪那么多仇人,被迅速干翻,也跟他不断侵吞其他大族的土地,甚至连公主都不放过有关。

寇氏选择在江南屯垦,不惦记洛阳各族的土地,则恰恰相反,不仅不会得罪人,反而会获得朝野上下的讚嘆,这样不抢其他家族的好处,还能教大家屯垦的外戚,人人都喜欢。

而对寇家而言,除了起步比较困难以外,实际上占有的土地更多,三千多顷,洛阳哪家大族敢占这么多地,而在江南,压根没有人在意!

甚至於这还只是一开始,芜湖往江北的庐江郡,往南方都有无数土地,都可以扩张,大山还有铁铜等矿,可拓展的空间实在太大了!

在民风彪悍的丹阳郡,推行如此规模的屯垦,可以极大的锻链族人,未来也必然可以数以万计的庄客,这是非常大的一股力量,天下没有不灭的王朝,刘氏也绝不可能千秋万代寇安產生这种想法,也跟外戚家族的特殊处境有关,外戚虽然拥有空前的权力,但也非常容易出事,被夷灭三族的不在少数,这一点寇淑刚刚成为皇后就提醒过。

所以寇安很早就猜测,寇淑安排寇氏在南方屯垦,或许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若是寇氏如马氏一般,凭藉著丹阳的无数土地的產出最起码可以为一超级豪强。

万一哪一天真倒了霉,被分成好几块的寇家,北面可以往草原上跑,南边可以往百越山里跑,

不至於整个宗族彻底完蛋

而除了往山里跑,也可以走船逃跑,而眼前这个人就是寇氏往海上跑的关键,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客气,想到这里,寇安又问起吕戴行船之事,吕戴微笑著让人献上了礼物,“吾能顺利运来如斯眾多的货物皆寇氏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