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不协
刘胜、寇淑入內,先给太后行礼,看著帝后已经不再是孩童模样,一个变成了翩翩少年,一个则是青春少女,邓绥心情更是复杂。
一转眼的功夫,先帝已经驾崩六年了,原来以为长不大的涸疾皇子,现在身体日好,
与丈夫越发相似,说话很有条理,一副明君之相,这一切都是皇后悉心陪伴,不断薰陶的结果。
此时的寇淑正处在豆蔻年华,如一朵初绽的蕾,清丽而充满生机,她的身姿挺拔步履轻盈,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春风里,带著一股无法忽视的朝气。
寇淑的眉眼间透看一股英气,眼眸清澈如湖水,却文隱隱闪烁看坚毅的光芒,仿佛能看透世间的一切纷扰。她的髮丝如乌黑的绸缎,隨风轻扬,偶尔有几缕调皮地拂过她的脸颊,衬得她肌肤如雪,更显青春的光彩。
与其他宫廷女子喜欢穿著直据袍不同,寇淑喜欢穿著一身礼裙,冬天再穿一件狐裘御寒,腰间则始终束看一条精致的腰带,勾勒出她纤细却有力的腰肢。
她的动作乾脆利落,举手投足间带著一股自信与果敢,仿佛无论面对什么挑战,她都能从容应对,而她的笑声清脆如银铃,带著少女特有的纯真与活力,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带来无尽的阳光看到寇淑的风姿,太后总觉得自己老了,可她现在还不到三十呀,太后微微吸了一口气,让帝后坐下,而刘胜和寇淑坐下之后,邓氏三兄弟再给帝后行礼,这才开始了议事。
邓太后微笑著说起寇標之功,寇淑笑著谦虚了几句,然后说道,“母亲,度辽营解围,匈奴人已是瓮中之鱉,当乘机彻底消除此大患!”
“我儿以为当如何”
“朝廷一年给匈奴数万万钱,可以购买无数钱粮物资,但结果是什么朝廷刚刚出现了颓势,匈奴就叛乱,可见这是一头养不熟的恶狠!
孩儿以为当诛杀酋首,残部以百帐为一单位,以汉吏会同匈奴百骑、十骑等执掌,划分牧场,並严厉约束,不允许越界放牧,不允许私下械斗,朝廷不徵收彼辈税收,但遇到征战,彼辈按照几帐一人出骑兵——”
听完了寇淑的设想,邓鷺大惊,“淑儿就不怕匈奴人拼死相搏吗”
寇淑摇摇头,“匈奴人虽败,但只要还有一战之力,彼辈必垂死挣扎,等到彼辈求降,必是山穷水尽之时,此时自然要依汉法严厉处置,若是叛乱不处罚,岂不是鼓励各属国叛乱我大汉属国何其眾多,若是一个个效仿,祸不远矣!”
“皇后所言虽是正理,但若是我朝太过苛刻,匈奴各部逃亡西部,与西羌合兵,或向北逃亡草原,不管是依附鲜卑,还是与北匈奴会师,朝廷都將再难复製!”
“大將军此言差矣!”寇淑相当失望,邓鷺的能力確实不行,“胡人所居之地大多苦寒无比,能养活的人口牲畜是有限的。
而南匈奴所居之河套之地,水草丰美,不到万不得已,南匈奴各部绝不会轻易逃跑,
只要彼辈不跑,朝廷就可以炮製,就算不诛杀酋首,也要掠其酋首流放南地,使其与部眾分离。
若南匈奴逃亡,不管是往西,还是往北,都必然十分艰难,到时候为了生存,必然会和鲜卑、羌胡相互廝杀,无论谁输谁贏,都是朝廷获利“”
见邓鷺说不过寇淑,邓绥没办法,只能亲自上阵,“淑儿所言虽有些道理,但杀伐太重,这以胡制胡乃是光武皇帝制定的国策,怎能轻易改变!”
“母亲,光武皇帝在位之时,天下人口不过两三百万户,朝廷岁入有限,亟待休养生息,不得不安抚亲附大汉的胡人,行以胡治胡之策!
但现在我朝已经有七八百万户,而隨著永元稻的推广,南方各地大多一岁两熟,又有火器相助,朝廷实力已经远超中兴之初,此时必须严厉惩处叛乱诸胡———”
“若依淑儿之言,这仗要打到何时才能停息连连大灾,大汉已经吃不消了!”
“母亲,就算朝廷不打,羌人还是会叛乱,现在西陲还有一个羌人皇帝呢,天无二日,我朝不打行吗”
“但若是对匈奴太过苛刻,再想分化、安抚胡人可就困难了!”
“胡人畏威不畏德,只有让他们怕,他们才会老实归降,不至於再叛,孩儿刚刚说了,就算匈奴人逃跑了,对我朝也是好事,不是坏事———”
“淑儿只是揣测罢了,万一揣测失误,羌胡合兵,更加强大,岂不是变成大患能安抚还是安抚的好,朝廷现在没有多少钱粮了!”
“朝廷虽然没有钱粮,但天下各个大族手里还有很多,可以想办法从他们手中获得——”
邓绥大怒,“你那些法子哪一样不是后遗症一大堆,你让朕如何用现在是朕临朝听政,淑儿安心照料皇帝,不要插手太多,现如今诸良家子入宫已经数月,皇帝从不召见,
你这个皇后也不劝说,这成何体统!”
寇淑听完,知道没办法再劝说,她强忍著怒气,俯身谢罪,“孩儿错了,还请母亲见谅!”
两后爭辩,皇帝和三邓都相当吃惊,此时见邓后发怒,寇淑请罪,刘胜连忙打圆场,“母后息怒,不见诸良家子非皇后之意,是朕身体不好,准备再等两年,身体更加康健时,再招幸诸良家子“就算陛下节制,也应该时不时召见诸良家子,怎能长久不见,这是何道理还有皇后当居长秋宫,整日住在章德殿又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