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渠盯著他袖口沾著的泥点:“周郡丞亲自督工“
“岂敢懈怠!“周稷掏出一卷竹简,“自元兴四年朝廷推广兴修陂塘以来,十年间,江夏新增垦田四万七千顷,去岁输往洛阳的漕粮翻了三倍!“他压低声音,“听闻黄门此番东行,本官正有一策.—“
话音未落,堤上突然爆发惨叫,一段新筑的土堤轰然塌,二十多个民夫瞬间被泥浆吞没,周稷气急败坏,可又无可奈何,这低洼之地建筑土堤就有这样的事情!
混乱中,袁渠被引到陂塘旁的草棚,棚內摆著十几口大铁锅,沸水里翻滚著粗茶梗和盐块,几个医工正给民夫分发黑的药丸,民夫仰头吃下,又连喝了几口水!
“此乃朝廷颁下药方製成的防瘴丸,使用常山等物製成。“周稷殷勤介绍,“下官还命人每日烧煮茶盐水分发,瘴之患已减七成!
1
袁渠捏碎一粒药丸,闻了闻,里面有雄黄的气味,与太后赏赐的防瘴丸似有不同,这等药物莫非也有作假或是有人藉此贪污
也就在附近,一个少年正给老者餵水,那老人腹部胀大如鼓,皮肤泛著诡异的青黄色,突然间,老人一阵呕吐,臭气熏天。
“那是水蛊病。“隨行的仓曹解释,“水虫入腹,吸人精血。不过———:“他警见周稷眼色,
立刻改口,“死者不足一成,比往年强多了!“
当夜郡守府灯火通明,江夏太守程延举著舆图,亢奋得鬍鬚颤抖,“若开凿江夏至洛阳的运河,漕运耗时能减半!“他手指划过图上硃砂標记的路线,“循桐柏山北麓,引溃水接汝河一一
袁渠突然按住舆图:“程太守可知要徵发多少民力
“不过三十万人!“程延眼中闪著狂热的光,“江夏现有流民七万,再从南阳、汝南调人“三十万“袁渠冷笑,“朝廷財力空虚,太后又一向爱惜民力,若明府说服荆州豪族商贾出钱,又俘获十万蛮夷,或可行此工程“
堂內骤然死寂,程延的喉结滚动几下,突然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绢:“黄门请看。“
竟是一连串的名字!
“荆州豪族早有此意。“程延声音轻得像毒蛇吐信,“只要黄门在奏章里美言几句,这开漕首功......“
袁渠离开江夏郡时,回头看去,江岸的陂塘仍在日夜修筑,鼓声催命,鞭影如蛇,他心中颇不是滋味,广兴陂塘,开垦江南,大汉赖之扛过连年大灾,但官吏行事太过苛刻,也非朝廷之福袁渠乘船顺流而下,两岸的景色逐渐从农田变为连绵的山峦,最终,一座黑烟滚滚的矿山出现在视野之中。
“大人,前面就是太后赐名的大冶了。“船夫指著远处高耸的炉烟,“听说那里炼出的铁料,
比洛阳官坊的还要好。“
袁渠眯起眼晴,只见山脚下聂立著数座巨大的高炉,炉口喷吐著赤红的火焰,黑烟如龙,盘旋升空。更远处,水车轰鸣,带动著巨大的木製鼓风机,將热风源源不断地送入炉中,这哪里是矿山分明是一座铁与火的城池!
袁渠刚踏上码头,便觉地面微微震颤,一名身著少府官袍的中年男子快步迎上,“下官大冶监丞郑户,恭迎黄门蒞临!“
袁渠微微頜首,目光却已被远处的景象吸引,一座高炉正开闸放铁,赤红的铁水如岩浆般奔涌而出,顺著陶製的流道注入砂型,铁水遇冷,表面迅速凝结成暗红色的硬壳,而內里仍炽热如日,
火星四溅。
“此乃少府独创的连铸法。“郑户自豪道,“一炉可出铁六千斤,可抵旧法十日的產量!“
袁渠走近观察,发现铁锭表面光滑如镜,毫无气孔。他伸手欲摸,郑户急忙拦住:“常侍当心!这铁虽已凝固,却酷热无比,血肉之躯一旦触碰,立刻烫伤!”
正说著,一名工匠用铁钳夹起一块冷却的铁锭,抢锤猛击一一“鐺!“
铁锭应声而裂,断面呈现出细密的银灰色纹路。
“好铁!“袁渠脱口而出,他在洛阳见过无数铁料,却从未见过如此均匀的质地,郑户笑道:“黄门慧眼。此铁加入了江南特產的几种矿粉,韧性倍增,最適合打造兵刃。“
郑户引著袁渠来到矿山深处,这里聂立著几座奇特的砖窑,窑顶伸出铁管,管口喷著幽蓝的火焰,几名工匠正將乌黑的石块投入窑中,石块遇热后竟渐渐融化,冒出刺鼻的黄烟。
“这是炼焦炉黑石来自何地“袁渠掩鼻问道。
一名工匠恭敬解释,“此黑石来自於豫章郡,船运至此,豫章黑石品质上好,燃烧时无烟火大,密封加热,炼焦之后,化为煤气,也无硫磺气味!“
他指向铁管:“煤气通过管道导入熟铁炉,火温比木炭更高,且燃烧持久,铁料融化极快,只需剧烈沸腾时,稍许搅拌,即可得上好熟铁.“
袁渠震惊,这意味著什么
一一大汉的冶铁成本將骤降!
一一刀剑、鎧甲、农具的產量將翻倍!
甚至“黄门请看。“郑户从怀中取出一块三寸长的铁条,“此乃用新法所炼的精铁,坚硬无比,却又韧性十足。“
他命人取来一把环首刀,两刃相击“錚!“
环首刀应声而断,而那块精钢却只留下一道浅痕,“若以此钢铸炮—:“郑浑压低声音,“想必可多装火药,射程增加之余,然炸膛之险大减。“
袁渠心跳加速,“此铁样本,请常侍代呈太后。“郑户將铁条奉上,“若朝廷准允,大冶可月供精钢十万斤!『
离开大冶后,袁渠的船继续顺流而下,江面渐渐开阔,此时已经是春天,黔首开始种植水稻,
他就发现长江两岸的河岸边多有陂塘,估计和江夏见到的一般!
袁渠站在船头,忽见远处江面上出现几个黑点,渐渐变大,那是五艘巨船,每艘船都有三层楼高,船身吃水极深,显然载重惊人。
“这是......“袁渠难以置信。
“万石海船。“船夫敬畏道,“此等巨船用上好木料製成,坚硬无比,专行海贸,据说船上还有朝廷赏赐的火器、强弩保护.“
“一船真能载万石“他问道。
船夫笑道:“何止,据说大船能装两万石,此等大船只能在长江下游行驶,还必须有人引导,
防止搁浅,等运到码头,再换成平底漕船,运到洛阳———”
袁渠心中震撼,真得有万石粮船,这意味著什么只需数百条船,就可以从海外之地购买无数粮秣运到腹地一一朝廷的賑灾能力將大幅提升,未来天下当不会有人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