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巫族的人为什么穿人族的服饰呢,还是因为方便与便宜,一张完整的兽皮可以换上百件人族的服饰,各种款式都有,五花八门又漂亮又实惠,还很舒适与暖和,只有傻子才会继续穿那些破烂兽皮。
由于大夏商盟出现在这些巫族之中,大宋文化也出现在了这些巫族之中,巫族觉得好用的文化他们就接受,巫族也在一点点悄然的改变。
法家与纵横家是最先被巫族接受,兵法战略和人口管理,这对他们来说是迫不及待需要提升的东西。
赵毅对大夏商盟在巫族的发展很满意,因为他与巫族的关系,他也希望巫族能够得到极大的好处。
赵毅并没有去大夏商盟的驻地,他是秘密前来巫族的,如果让人知道了,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乘坐传送阵静候一次传送,赵毅再次来到了边民部落,这里已经和赵毅所见的完全不同了,这里的所有巫族边民穿的都是大夏商盟制造的武器战甲,路上的所有人都穿的人族服饰,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就在巫族,赵毅都觉得自己还是在人族之中。
此时巫族各部落祭司正在召开祭司会议,很多的大部落祭司都来到了祖地之中。
而他们的祭司会议商讨的东西,关系到了大夏商盟未来在巫族的发展。
在祭司殿中坐着数万名大祭司,这些祭司无一例外全都是至尊强者,他们都是由祖地派往各大部落驻扎的祭司,这里的每一名祭司都代表着一个部落,而且都是大型的部落。
“参见圣祭司、布战祭司、广法祭司!”当三位祭司从祭司殿外走进来的时候,所有祭司都站起身躬身道。
三位祭司回礼道“见过诸位大祭司,诸位祭司请坐。”
所有人坐下后,圣祭司开口道“根据诸位大祭司的建议,祭司殿决定对大夏商盟的问题进行讨论,决定大夏商盟未来在我巫族的发展问题,还有人族文化的入侵问题。”
广法祭司“根据各位大祭司的建议,我对巫族境内的所有部落都进行了调查,对比了大夏商盟进入巫族之前与之后的对巫族的影响,草拟出了一份简报,首先我先简单的说一下这份简报。”
“在我巫族正式开放与人族的双边贸易之前,巫族大部落与小部落之间的联系脆弱,可以说大部分部落之间的联系非常的少,只有祭司殿与各部落派驻的大祭司有联系,大部分部落都是放养状态。”
“在大夏商盟进入我巫族之后,他们为我援建了大量的传送阵,这加强了各部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了各部落之间的交流。这前后的对比一目了然。”
“再从装备和经济上来说,在与人族交流之前,我们的装备都很原始,只有少量的大部落配备了好的装备,至于经济我巫族一直都没有过,经济这一词还是人族带给我们的,我们一直沿袭着祖先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一名大祭司站起来道“广法祭司所言我们都知道,与人族的交易让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战斗力也有所提升,但是人族的那些不好的东西也传播到了我们人族,特别是人族对我们的文化入侵尤为严重,很多部落酋长和贵族都有了倾向于人族的思想,这对我巫族来说是致命的,我们不能光看着物质上给我巫族带来的东西,我们应该更注重精神上对我巫族的影响!您作为广法祭司,将这些看在眼里,难道都不阻止的吗?”
很多祭司都站起来道“这样下去,我巫族迟早会成为人族的附庸,祖先的遗训难道忘记了吗?人族永远都是我们的敌人!”
广法祭司看着这些激动的祭司说道“先祖从来都没有说过,人族永远是我们的敌人,将人族列为我们敌人的并不是先祖,先祖也不会这样做,我们为什么仇视人族,不仅仅是先祖太一与叛徒太翼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因为四皇之战,还因为我巫族在上古时期受到了人族的压迫,在夹缝中艰难求存,这才是我们仇视人族的主要原因。”
“现在人族和我巫族一样,都已经被挤到了夹缝之中,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现在还有资格仇视任何人吗?”
“一个时代对应一种外交策略,就像人族纵横家说的一样,合纵连横才是生存之道。如果人族强大之时,我们联合其他异族对抗人族的威胁,我们仇视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而现在问题是也们被异族列为了消灭的对象,这个时候你们还有资格去仇视人族吗?人族说的一句话很对,只有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和敌人,这就说明了我们现在的问题。”
“广法祭司说得很对,一个时代对应一种外交策略,但是这也是建立在保持我巫族独立性的情况下的,如今人族的文化入侵,让我巫族之人已经开始模糊人族与巫族的界限,有些人甚至崇尚人族的文化,以身为一个巫族人而自卑,这对我巫族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广法祭司“这位大祭司说得很对,保持我巫族的独立性,而我巫族的独立性完全是依靠对祖先的忠诚,人族文化为什么能够对我巫族影响,是因为人族强制对我们影响吗?是因为人族强行将这些东西灌输给我们吗?是人族撬开我们的头脑将这些东西灌输给我们的吗?”
“这答案有些让让人有些羞耻,并不是他们强行灌输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愿意受到他们的影响,是他们自愿的!他们之所以接受人族的文化,还是源于自卑,对我们本身文化的不认同。”
“广法祭司应该做出对策,我们族人的不认同与自卑,这都是拜人族文化入侵所致,我们需要拒绝人族的腐蚀,我们应该杜绝这些文化的入侵,保持我们巫族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广法祭司看向这名祭司道“我身为广法祭司,我非常清楚对祖宗文化的保护,也很关注人族文化的传播。这位祭司所说的就是将其他种族的文化轰出我巫族的领地,将我巫族的文化孤立起来,强制性的树立巫族文化至上的原则,这可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事情。”
“我身为广法祭司,主管整个巫族的文化进程,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明白我巫族未来需要的是什么文化。”
“你们看看人族之中,现在的人族正在进行大变革,也可以说是大洗牌,代表着大宋文化的泛大宋文化席卷着我们的邻居人族,所有人族帝国和王朝都开始改革,为什么?他们是自愿进行改革的吗,他们是自愿接受大宋文化的吗?”
“是,也不是。在没有接触到这大宋文化之时,他们同我们一样,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完美的,是最优秀的,对任何文化都嗤之以鼻,直到有一天有人用刀剑轰开了他们的国门,灭掉了他们的国家,他们才知道变革。”
“难道我们也要像那些人族的国度一样,直到被人打到了祖地,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
“优秀的文化总会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如果我们坚决不认可这种文化,这只不过是在进行内部瓦解而已,各部落的部落人既然认可人族文化,那么我们就要去学习这种文化,学习它先进的地方,摒弃它的糟糠,将它变成我们自己特有的文化,即保持了我们文化的独立,也保证了我们不会落下脚步,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如果我们拒绝人族的文化输入,那么我们的部落人却向往人族文化,我们无异于会遭到自己族人的背叛,谁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谁都一样自己的种族是最强大的,如果我们的文化与人族同样强大,或者比他们更加强大,我们还会去羡慕其他人的文化吗?”
“当务之急我们需要商讨的是如何提升我巫族文化水平的事情,而不是拒绝优秀文化涌入的事情。”
广法祭司的话让一些大祭司闭上了嘴巴,但也有一些大祭司坚决的认为广法祭司这是在改变先祖留下来的制度与文化,将会对巫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些思想顽固的大祭司只是占了很少的一部分,他们并不能左右整个巫族的决策,就算他们做出反对,也无法影响巫族未来对人族的政策。
这次会议结束之后,巫族加强了与大夏商盟的合作,同时也开始积极的学习大宋文化,加强了巫族与大宋帝国的文化交流。
巫族看重大宋文化,不仅仅是因为赵毅这个人,还因为大宋文化确实很先进,重要的是,大宋文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新兴的文化,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更重要的是,这个文化还在吸收其他文化,他们愿意进步,没有因为自己的文化得到了认可而骄傲,没有因为其他文化弱小而轻视其他文化。
正因为赵毅整出来的这个文化,让三大祭司更加倾向于赵毅,更加坚信赵毅未来将会整合三大族,成为和双祖一样的人物。
太族崛起成为灵族是因为双祖,而灵族分裂是因为双祖,而灵族的整合依旧需要一个人,不仅仅要强大的实力,还需要强大的影响力,赵毅这个人现在正在扩张自己的影响力,等到他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再拥有与之相配的实力,只要他振臂一呼必定从者如云。
或许双祖的归来也能够让灵族再次凝聚成为一个种族,但是阳祖已死,以阴祖睚眦必报的性子,如果从镇压之地冲出来,哪里会有心情去整合整合灵族,他不把整个灵族拆得四分五裂就非常万幸了。
灵族分裂了六十亿年,这六十亿年的时间里,人族曾经代表了灵族,将灵族的荣耀继承了下去,制霸了整个大陆六十亿年,六十亿年后的今天,人族曾经的荣耀不再,曾经的灵族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如果灵族想要重返当年的容颜,那么就需要重新出现一个人,像当年双祖一样,带领灵族再次走上强盛之路,完成灵族的复兴。
巫族知道赵毅与赵念虹的体质,他们和阴祖与阳族是同样的体质,曾经巫祖说过一句话,当阴阳再现之时,便是灵族统一走向强盛之时!
而此时,阴与阳已经出现,而且这两个体质出现在一个家庭里面,这或许就是天意吧。
当赵毅带着一家人来到祖地的时候,巫族的会议刚结束,三大祭司接见了赵毅一家人。
当赵毅提出想要将祖地的那些石柱复制一份回到大宋帝国的时候,三大祭司并没有拒绝,用广法祭司的话来说“那些是整个灵族的遗产,不属于任何人,不属于我们三族中的任何一族,而是属于整个灵族!”
当然,作为回报在未来的时间里,大夏商盟需要为巫族提供更多的装备,甚至最先进的战舰。
三大祭司做出的决定遭到了一些大祭司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在资敌,是让人族强盛起来,到时候将会再次威胁到巫族的生存。
三大祭司既然已经将赵毅当做了中兴灵族之人,当然他们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他,所以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这些复制的功德柱只要涉及到功法与感悟的东西,一律不允许外人观看,只有选择效忠赵毅的人才能观看。
赵毅听了之后也选择了答应,虽然最后这与他的想法有很大的差距,但既然巫族坚持,他也只好答应。
双方协商完毕之后,赵毅直接通过大夏商盟的分部将这条消息传给了丁武。
功德柱上的东西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官方树立的功德柱,这种功德柱一般都是记录的这个人的生平,并记录了他们使用的功法。
还有一类功德柱是一些强者自己树立的,这类功德柱上的东西很驳杂,但也有很多有用的信息包含在里面,有的是功法与感悟,有的也是他们对当时社会的一些反思,这些往往反应了那个时期的文化情况。
丁武在接到信息之后立刻联系了白曦,根据巫族的要求,需要效忠赵毅的人才能进入看这些功德柱上的信息,当然想要进入灵族祖地,也必须是赵毅手下的人,所以这就只能由白曦来甄选人手了。
这派出去的人,复制功法与感悟这一块的人修为不能太低,低了根本没有能力复制,但是这就难倒了白曦,大宋帝国的人都只是效忠大宋帝国,并没有效忠于赵毅个人,他上哪里去找那么多效忠赵毅个人的高手啊。
真正效忠赵毅的,也就是赵毅的皇家卫兵了,但是皇家卫兵的那些人修为实在有些太低了,让他们去复制功法类功德柱这不是开玩笑么。
当赵毅传到赵毅耳朵里的时候,赵毅也有些尴尬,自己这些年好像一直都没有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虽然他手下的很多人都听从他的命令,他随时都能够指挥他们,但他们却并不是效忠他个人的。
三大祭司知道之后,觉得他们这个决定做得很对,赵毅手下人虽多,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效忠他个人的人。
赵毅需要一股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依旧愿意为了他挺身而出的队伍!而他们将会促成赵毅组建这样一支部队。
最终三大祭司决定帮助赵毅复制功德柱上的信息,但是他们非常明确的告诉赵毅,功德柱上的信息他们也无法揣测清楚,他们所复制的东西徒有其表,只得其型不得其魂,想要真正了解这上面的东西,还需要亲自来到祖地观看这些功德柱。
赵毅感谢三大祭司帮他做的事情,将它深深的记在心里,等到将来自己能够帮到他们之时,他会付出全力。
赵毅带着一家人在巫族逛了几圈,见识了一下异域风情。
转了一圈,熟悉了一下巫族的文化,赵毅带着人离开了巫族,回到了大宋帝国,同时他也带回了一些代表巫族文化的东西,他觉得文化需要进步,也需要吸收人族以外的文化。
而此时启盛城的护城大阵依旧还没有开启,但是距离开启时间越来越快了。
一年之后首批从灵族祖地复刻的功德柱送抵了大宋帝国境内,这批功德柱的到来,让整个大宋帝国沸腾了起来,这件事早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发文公告。
在思跃城的城北方向,赵毅在这里开工建造了一片功德林,也正是因为赵毅下令修建功德林,才会有消息泄露出去,否则谁会知道赵毅整了这些东西。
这片地段自开建以来一直受到所有人的关注,现在宋军开始将一根根功德柱树立在功德林之中,西夏就引起了整个帝国学者的关注,当然也有很多人关注那些功德柱上的功法,如果他们能够看到功德柱上的那些功法,就能从出上古灵族功法推演过程来启迪自己的功法,得到灵感完善修为。
关注功德柱功法的人很快就失望了,他们没有在这些功德柱上看到任何一个关于修行功法的东西,这些功德柱记录的都仅仅只是一些很普通的东西。
不过很快他们就在功德柱旁边的石碑发现了一个情况,这块碑详细讲述了为什么没有修行类功德碑的原因,也说明了怎么得才可以观看这种功德柱。
在看到这块碑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摇头,他们本以为赵毅是个一点都不自私的人,从现在来看,赵毅也是自私的啊。
赵毅在听到这些传言之后呵呵一笑,我不自私?你这是在开玩笑,你以为我这样不遗余力的搞这些是为什么,为的就是壮大自己的大宋帝国,提升大宋帝国的影响力,而大宋帝国就是他赵毅的,这怎么能够叫做不自私呢。
赵毅并没有指望这些人能够真正的效忠自己,巫祖这样的做法也算是给他提了一个醒,他需要培养出一支完全忠诚于自己的高手团。
他在皇宫的北方找了一块空地,修建了一座巨型城市,名叫“皇盾城”,意思就是皇室之盾,随后他将这些功德柱树立在了这里,然后他将自己征收皇盾军的消息通传了整个帝国学院,只要愿意誓死效忠赵毅本人的人,都可以直接被招收进皇盾军。
同时赵毅还增加了皇家卫兵的经费,加大了皇家卫兵的培养力度,但凡能力出众者、修为升级快者,优先提拔到皇盾军之中。
各大军队之中,优秀士兵可以申请进入皇盾军,一旦通过将会被送到皇城北方皇盾城。
这条消息刚被发布,立刻就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赵毅可以说是很多年轻人的偶像,若不是赵毅这个人,他们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平民怎么可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他们这些人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正因为赵毅的出现,他们这些人才真正的走出愚昧,才有了未来,对于赵毅的感激之情变成了崇拜,这种崇拜非常的狂热。
前段时间有人甚至在大宋帝国境内组建了一个宗教,而这个宗教就是以赵毅为神的宗教,而宗教的教义就是包容、博爱、无私。
这个宗教刚建立没多久,它的教众就达到了百亿,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个宗教就在大宋帝国南方两百多个行省建立了神坛。
<!--PAGE10-->在赵毅决定设立皇盾军的消息传出之后,这个宗教的教主要求觐见赵毅。
赵毅到巫族几个月,完全不知道国内突然冒出来了这样一个宗教,而且还是以自己为神的宗教,赵毅听到这个教主要觐见自己,赵毅那是一脸的蒙圈。
赵毅觐见了这位教主,这位教主一见到赵毅立刻一下跪倒在赵毅的面前,激动的用头来触碰赵毅的靴子,赵毅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一下退了好几步。
<!--PAG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