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夜的旅途劳累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琅州。
琅州,这座坐落在淮安地带的城池,虽规模不大,却因为地势高,在水灾到来时幸免于难。也因为离灾区近,此处几乎云集了在灾难中幸运活下来的所有难民。
因此,救灾,要从琅州下手。
车队浩**驶入古朴的街道,掀开窗子上的珠帘往外望,入眼的景色果真不如姑苏繁华。
地板上铺着的石砖满布着青苔,两旁的朱楼设计保守,笼罩着一层肃穆。
街道两旁冷清无比,不见卖东西的小摊,偶尔走过两个行人,也是行色匆匆。看起来,分外萧瑟。
但,此处似乎也不像入耳的话那般悲惨,难民遍地,死伤遍地,哭喊漫天。
朝廷官员出巡,一般都会落脚暂住在当地最高地方官的府邸里。
最终,车队停在了琅州司马府前,那处,早早就侯了一群小官小吏和琅城司马杨立。
我们刚刚下车,他们一群人立马伏在地上,齐刷刷地跪了一排。
“拜见世子殿下,长墨大夫,苏寒小姐——”
嗓音嘹亮,整齐划一,震耳欲聋。
只见苏辞淡然拂袖,“都别跪着了,起来吧……”那声音冷若冰霜。
“是——”
又是整齐的一声,一群人再次齐刷刷地起身,那场景,霎是壮观,我不得不叹一句,当真是训练有素。
片刻,那群人中带头的一个穿着分外夸张华丽的大胡子男人上前,微微鞠躬,笑容满面地凑过来:“殿下远道而来,实在是幸苦了,鄙人在陋室内设了宴,若殿下不嫌弃,可否赏面入席?”
正在他说话期间,我在一旁悄悄打量着这个大胡子男人,如果不出所料,这个家伙就是琅州司马杨立了。
我不喜欢他的笑,他不笑还好,一笑时,眼睛几乎被上下的皱纹压成了一条缝,那大胡子一晃一晃的,张扬又狰狞。
真是笑比哭还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