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押送入京(1 / 1)

若是听到买官一事,醉酒的元博灏只是害怕,那听到祁容琛提及当年换身份一事,醉酒的元博灏就是惊慌失措了。

十年过去了,他顶替了别人的身份成了知府,虽然没当官的才能,但好在杭州也算是繁荣稳定之都,他只消按照下属的建议做下去就行了。

这十年,他活得潇洒自在,有儿有女,成日里花天酒地,早就把那件秘密抛在九霄云外去了,谁知道如今竟然还会被提起......

元博灏瞪大了一双眼睛看向祁容琛,矢口否认:“不!我没有!我、我本来就是状元,什么叫做顶替?!”

顶替了同名同姓的状元身份,在杭州当了这么多年的知府,这个消息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外头的老百姓们听到以后也是议论纷纷,但是祁容琛早就已经找到了十足十的证据,大可押着元博灏回京来审。

但是问题就是在于来围观的老百姓们太多了,大家都听到了祁容琛是太孙,一个尚且没有入政处理政务的太孙,太需要这么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没有?孤已经找到了当年元博灏的官籍,只是把人带过来,你恐怕还会说是孤在故意栽赃你。不如这样,孤亲自出一份考卷,你们二人一齐答,既然是当年科考的状元,想必孤出题你们也能答上吧?”

这个方法是证明身份最好的办法,祁容琛不过是一个太孙,出的题必然是比不过科举考试的难度。

然祁容琛也是太师等人教出来的,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这个难度其实正好。

因而祁容琛这话一出,底下的老百姓们都在纷纷的表示赞同:“太孙这个主意不错!!”

“就是,考考他们的学问,科考的状元不至于连太孙殿下的问题都答不上来!”

......

......

百姓们都争相附和着,不仅如此,甚至还推了好多个当地的书生出来。

祁容琛自然是容纳了百姓们的推荐,大方地让那些书生全部都进来。

祁容琛当着那些书生上面出了题,大家看到祁容琛的问题,一个个的都眼神交流着,对祁容琛流露出钦佩又恭敬的眼神来。

这张试题一分为二,祁容琛出完了以后,就有另外一个书生誊抄了一份一模一样。

两个“元博灏”共同比拼学问,这可引起了百姓们的兴趣,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凑头去看他们二人。

原本还以为要等很久二人才会做完,结果没想到不过才一盏茶的时间,那个知府出身的“元博灏”就认栽了。

他的字也是写的七扭八歪的,和另外一个人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另外一位衣服都洗得花白的元博灏非常认真的完成了祁容琛出的试题,等着书生们挨个传看时,看到了元博灏的答案,那些自诩懂学问的书生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祁容琛也看了元博灏的答题,他回答的立足点都很高,能够看出来哪怕已经是十年前的状元了,但是他这些年必然在精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