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的到来其实让温宓也感到意外,她和太子妃的接触不多,每次接触都有祁容琛当中间人,所以这回太子妃帮着自己出头,温宓还有些不好意思。
“太子妃娘娘...”
温宓轻声唤了一句太子妃,没成想太子妃竟然热情地走了上来,一上来就直接挽住了她的手:“被欺负了为什么不知道反驳?你越是容忍,她们便以为你越好欺负。你自己都知道把道理交给那个孟家女,怎么如今到了你自己身上,却不懂得这个道理了?”
太子妃用关切的口吻训斥了两句温宓,虽然听起来像是在教训,但实际上却是掩饰不住的关系。
温宓听出来了,心里面暖暖的。
“臣女只是不希望太孙殿下为难,毕竟王姑娘是圣上赐婚,忍让几分也没什么。”
太子妃可没温宓这样的好脾气,听到她提及王若環要嫁给祁容琛,太子妃冷笑着评论王若環:“她算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个只知道卖弄学问家里面出来的野丫头。”
她也懒得多说王若環,看着温宓刚才那副模样,太子妃忍不住心疼起来:“要是你爹娘还在世上,你才是王若環位置上的那个人。”
一听起太子妃提到了爹娘,还是以这种口吻,温宓一下子就反应过来:“太子妃娘娘知道了臣女的事情?”
自然。
祁容琛回东宫的第一日,就把在西北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太子妃。
当年太子妃和太子二人彼此扶持,共同孕育了祁容琛。就在太子妃有孕时,太子被派去了西北,这一去就是一年,太子妃左盼右盼,总算把太子给等了回来。
结果太子是回来了,但是一回来就被软禁在东宫,就连还在襁褓之中的祁容琛也只见到过太子一面。
“本宫一直都觉得容琛这个孩子身上背负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他父亲的仇和冤,需要他一个人去抗。本宫怜惜他,却又帮不上忙。直到现在你出现了,前路艰险,但是本宫相信只要你们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一定能熬过去。”
太子妃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子,但是该柔弱的时候也就柔弱,并不是刻板印象中的母亲形象。
和温宓谈完,太子妃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王家和我们东宫有着血海深仇,只是如今圣上赐婚,我们东宫只能接受。但本宫绝对不会接受王若環成为本宫的儿媳,温宓,现在委屈你一些日子,假以时日容琛还东宫和宁将军真相之日,这个位置就是你的。”
温宓和太子妃谈了许多,等着晚间的时候,温家传来消息,说是温恒桵要准备科考了。
大殷的科举制度较历朝历代都有些不同,更像是各个朝代的结合品。
其中规定了若是有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举荐,则可以直接参加最后的殿试。
若无人举荐,则需要参加一级又一级的乡试、会试,最后才是来皇都参与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