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县令到访(1 / 2)

“爷爷,我的病差不多全好了,刚刚在外面不过是迷了眼,并没有头疼。”诸葛川看出了诸葛男的犹豫,他虽然不想出头,也不知道这执幡如何操作,但他看出眼前二伯一家表面上看,是在与母亲争执幡的人选,实则是在争名分,继承诸葛家家业的名分。诸葛川知道,面前的爷爷老了,该考虑继承人了,父亲是嫡长子,但去世了,自己虽然是嫡长孙,但二伯一家揪着自己的疯病做文章,要夺这继承的名分。看着偌大的庭院,诸葛川自然不想拱手让人,于是他站出来了。

“噢!是么?我孙儿的病好了?”诸葛男看着诸葛川笑着问道。

“是的爷爷,执幡的事儿,您就放心交给我吧。”诸葛川一拍胸脯说道。同时侧脸看了看矮自己两头的弟弟诸葛林,嘴角翘了一下。

“好,那我长孙执幡,林儿,你跟在你哥哥身边,若你哥哥发了病,你就帮你哥哥扶住那幡。”诸葛男看着两个孙子说道。

“是。”诸葛林应了一声。

“切!”诸葛长虹没能帮儿子争取到执幡的机会,很不满,又指着庭院外面的广场说道:“爹,我看外面的引魂灯是两丈的,县衙门口今年只挂了一丈五的,咱们比县衙的高,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我诸葛家的引魂灯就是要全县最高,怎么着,区区县令还敢对我男爵不满?”诸葛男白了诸葛长虹一眼说道。

“爹,今年不比往年,那县令是都城派下来的,不知道根基和脾气。不像前几任是本县的人,了解咱们诸葛家。”诸葛长虹解释道。

“那就让他过来好好了解了解,让他知道在这乾县谁最大。前几日,他刚上任时,我还派人送了贺礼的,已经给足他面子了。”诸葛男扬手说道。

“爹,今时不比往日,儿听说新王对老臣并不上心,对之前的功臣态度也不比先王,咱们还是尽量低调些。”诸葛长虹说道。

“数典忘祖!当年若不是这些老功臣四处拼杀,松阳国怎么会姓赖?这些老功臣之后,就应该一起上表痛斥一下这新王,让他想起来他家的江山是怎么来的!”诸葛男指着头顶一脸愤慨地吼道。

“哎,哎,爹,可不能乱说话,传出去掉脑袋,好了,好了,时辰差不多了,客人该到了。”诸葛长虹赶忙安抚诸葛男。

此时,府外广场,陆续有轿子赶过来,其中一顶金色轿子最引人注目。轿子由四名穿着制服的官差抬着,轿边还跟着一名穿着蓝色官服,带着金色条纹官帽的官员。

其他轿子看到这台轿子靠近,知道是县令来了,赶忙向府门两侧移动位置,将正对府门的位置挪出来。

轿子落下,一名身穿暗红色官袍的中年人走出来。

“谢县令到了!”周围的一众乡绅赶忙围过来,拱手施礼问好。

“让各位久等了!”谢县令拱手回礼,然后伸手理了理官袍。这谢县令肥头大耳,嘴巴上翘,似一枚元宝,眼睛笑起来眯成一道缝,下巴上留着山羊胡,看起来很和蔼。

回礼之后,谢县令抬眼看了看广场立着的引魂灯,低头对身边穿着蓝色官服的人说的:“刘县丞,这诸葛家的引魂灯可比县衙立的高多了。”

“是啊大人,诸葛家的引魂灯,每年都高出县衙一头的,我们都见怪不怪了!”刘县丞面无表情,躬身附耳低声说道。这刘县丞四十几岁,尖嘴猴腮,嘴角有一颗豆大的黑痣,一对三角眼,八字眉,微微有些驼背。

“噢?是么?”谢县令脸上略过一丝不快,但抬起头时,马上露出和善的笑容。

“大人请!”众乡绅抬手让谢县令先行。

门人已经先跑进大殿通禀:“老爷,谢县令与众位乡绅都到了。”

“嗯!老大家的,长虹,你们去桥头接一下!”诸葛男露出得意的神色,对着诸葛川的母亲和诸葛长虹挥了挥手。

“走,去接一下,你舅舅应该也过来了。”母亲拉了一把诸葛川的手说道。

诸葛川跟着母亲走出去。

诸葛长虹拖着沉重的步伐,用最快速度跟在后面。

等诸葛川走到桥头。看到一群人已经到了桥顶。

“谢县令,各位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母亲大声迎客。